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伤禽栖后意犹惊,偶向黐竿脱此生。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
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事的超然与自在,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作。诗中“伤禽栖后意犹惊”表现了诗人对于往昔的忧虑和震惊,这里的“禽栖”指的是鸟类栖息之地,常用来比喻人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后意犹惊”则是说即便已经过去,但心中的震惊还未褪去。接着的“偶向黐竿脱此生”表达了诗人想要跳出现实束缚,追求精神解放的愿望。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琐事的超越和对艺术之声(这里特指琴声)的专注。簪组是古代妇女头饰的一种,而管弦则是音乐中的重要部分,这两者的对比,表明诗人更愿意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而非世俗的繁杂。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显示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悟和生活态度。这里的“耽吟”是指悠闲地品味生活,“妨时务”则是在说这种悠然自得并不影响对当下事务的处理。而“浅饮无因致宿酲”则表达了诗人即便偶尔饮酒,也不至于醉生梦死,失去自我。
最后两句“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中,“秦客”指的是来自秦地的旅人,“莫嘲”则是不要嘲笑。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提醒那些从外来的人,不要轻视或嘲笑这片土地。而“瓜戍远”可能是指某种遥远的地方或心灵状态,结合上下文,这里很可能是说即便身处远方,也不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水风潇洒是彭城”则是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艺术与精神自由的深刻追求,以及他在面对世俗时所保持的心灵独立与超然。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清冥。
何年厚禄曾居卫,几世前身本姓丁。
幸有远云兼远水,莫临华表望华亭。
劳君赠我清歌侣,将去田园夜坐听。
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
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
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应难觅为供堂。
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
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
舟浮汝水通淮去,雨出嵩峰到郡来。
投札转京忧不远,枉缄经虏喜初开。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柳营茅土倦粗材,因向山家乞翠栽。
清露便教终夜滴,好风疑是故园来。
栏边匠去朱犹湿,溉后虫浮穴暗开。
他日会应威凤至,莫辞公府受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