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余读子厚书,始闻钴鉧潭。
榜舟西江下,振步愚溪南。
高下凌山阿,松篁蔽秋岚。
土人识其地,古木森楩楠。
水深日波澜,此理亦易探。
古木为钴鉧,土音正相参。
所记或不然,信书殊未甘。
此公废已久,山水穷年耽。
造化毫楮间,浮实微相锬。
幽心有默识,西归助清谈。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钴鉧潭》。诗中描绘了作者阅读柳宗元(字子厚)的著作后,决定亲自探访钴鉧潭的壮举。他乘船沿西江而下,最终到达了愚溪的南岸。在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他穿越了高低起伏的山峦,沿途被茂密的松树和竹林所覆盖,仿佛置身于一片秋日的云雾之中。
抵达目的地后,沈辽发现这里的自然景观与柳宗元的描述相符,古老的树木环绕着钴鉧潭,与当地方言形成了有趣的对比。然而,他也意识到历史记载可能并非完全准确,对书中的内容持保留态度。钴鉧潭对于柳宗元而言,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寄托情感与思考的地方。沈辽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其中蕴含的虚实相生的哲理。他相信,只有深入体验,才能真正理解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联系,这将为未来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丰富的素材。
整首诗通过对钴鉧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献与现实观察之间差异的思考。沈辽通过这次旅行,不仅增进了对柳宗元作品的理解,也深化了自己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感悟。
不详
不识聱隅生,斯人亦豪怪。
挟书海上来,轩昂轶前辈。
何为老穷阨,独与当时背。
宠禄出一时,此书终不废。
客死江都馆,骸骨埋荒秽。
幸会田使君,开茔北门外。
浮屠清旷地,马鬣森松桧。
百年一抔土,谁当论穷泰。
山林摇落江水寒,松下古观生秋兰。
白日无人午夜静,玉皇殿上朝仙官,但闻金环玉佩鸣珊珊。
麻姑女子不下坛,有谁乞得延龄丹。
人生不如为善好,草头晓露空潸潸。
蚤识陶公父子名,未知李老思尤清。
后来无复能文客,潇水湘山空月明。
渊明昔已爱吾庐,我亦悁悁忆故居。
君有东皋千束稻,山前更望澹塘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