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绰中观澜亭

方塘滟宿涨,曲涧来飞湍。

光涵郁蓝天,澒洞碧玉宽。

小亭尘土外,瓦影浮朱栏。

霜渚写秋色,烟林养渔竿。

佳人秋霞衣,皎皎明月冠。

欲濯且无尘,隐几得妙观。

海若眩河伯,等在蜗角端。

那知坳堂上,杯水生涛澜。

云间谢公子,五字冰雪寒。

展读胜图画,经行记林峦。

九垓未暇游,据壳谅匪安。

一到定何日,眷焉抱长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朱松以细腻的笔触,将观澜亭周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方塘滟宿涨,曲涧来飞湍”,开篇即以动态之美引入,方塘因夜雨涨满,曲涧中水流湍急,生动地描绘了水的灵动与力量。接着,“光涵郁蓝天,澒洞碧玉宽”两句,转而描写水面映照天空的景象,蓝天与碧水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小亭尘土外,瓦影浮朱栏”则将视线转向观澜亭,亭子远离尘嚣,瓦影在阳光下轻轻浮动,朱红的栏杆更添几分雅致。这一段描绘了观澜亭的静谧与高雅,让人感受到远离尘世的宁静。

“霜渚写秋色,烟林养渔竿”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霜冻的水边展现秋天的景色,烟雾缭绕的树林中,渔翁悠然自得,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跃然纸上。

“佳人秋霞衣,皎皎明月冠”描绘了一位身着秋霞衣的佳人,头戴明月冠,形象清丽脱俗,与自然美景相得益彰,增添了诗作的人文色彩。

“欲濯且无尘,隐几得妙观”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自然、洗涤心灵的愿望,通过隐居于亭中,获得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妙体验。

“海若眩河伯,等在蜗角端”运用典故,借神话传说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在宇宙中的渺小。

“那知坳堂上,杯水生涛澜”则是对观澜亭所在之地的特殊之处的揭示,即使是一杯水,也能激荡起波澜壮阔的景象,寓意深刻。

“云间谢公子,五字冰雪寒”提到云间的谢公子,其诗作如冰雪般寒冷而清新,赞美了诗人的才华与风格。

“展读胜图画,经行记林峦”表达了对诗作的欣赏,认为其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记录了山林间的行迹。

最后,“九垓未暇游,据壳谅匪安”表达了诗人对未能遍游天下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不安与追求。

“一到定何日,眷焉抱长叹”则以疑问和叹息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宇宙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陈国器容膝斋

渊明乃畸人,游戏于尘寰。

南窗归徙倚,宇宙容膝间。

岂不念斗米,折腰谅匪安。

是非无今昨,飞倦会须还。

国器青云姿,逸志追孔鸾。

曲肱数椽底,尚友千载前。

规模琴书室,料理松菊缘。

心游万物表,了觉函丈宽。

念君方适越,昔至谁云然。

要知丘壑志,本出轩裳先。

琐闼丽宸居,追飞不云艰。

回车莫待远,泉石闻此言。

形式: 古风

约金确然不至

门前北风裂我襦,知君未能出僧庐。

忍看烟雨冻梅肤,南枝北枝香欲无。

可无一杯相煖热,道人酒熟不用沽。

区区濡沫浪辛苦,安得共似江湖鱼。

形式: 古风

确然雪中见过

雨断雪将堕,天低云可攀。

谁穿东郭履,来款山阴关。

故人金公子,身窭心甚闲。

道机久纯熟,世味饱险艰。

一杯不可缓,软此双脚顽。

未忘膜外境,忽涌胸中山。

白眼槩六合,谁云书生孱。

万类宅天壤,细观真市阛。

攫金掩醉眼,倚门眩朱颜。

哀哉儿女态,今古可笑讪。

坐令一世豪,偃蹇栖茅菅。

先生谈天舌,久挂屋壁间。

置之且默坐,观我无所还。

纷纷造物机,颠倒转愚奸。

于我何所歉,莫叹箪瓢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内弟程十四复亨归省用绰中韵作二章送之(其一)

舅家今三世,笔耕未逢秋。

后生抱奇志,肯为齑盐留。

先庐江绕城,归路柳暗洲。

勉哉倘有立,离阔何足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