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积寺汲卓锡泉至石洞经宿而归

山风何飕飗,堕叶掷虚阁。

远怀山月秋,顾不如畴昨。

梵宇如劫馀,寒原亦凋落。

数里有名泉,潆洄碧云端。

携筇探之去,石干青若盘。

入口晨露晞,剧饮不畏寒。

不将军持来,何以惠所欢。

石洞隔昏钟,明发问樵子。

围木晻暧中,枵穴仍聒耳。

岩林翳渍委,沾涩踏不起。

良材下维箨,诗人所为訾。

稷实愁霜风,兹游况如此。

安得列御方,乘之泛我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宝积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山风何飕飗”,描绘了山间清冷的风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堕叶掷虚阁”一句,通过落叶飘落在空荡的阁楼之上,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孤独。

“远怀山月秋,顾不如畴昨。”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季节变化的感慨。接下来的“梵宇如劫馀,寒原亦凋落。”则将目光转向寺庙与荒原,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衰败。

“数里有名泉,潆洄碧云端。”描绘了一处清澈的泉水,环绕在云雾之中,充满了神秘与美丽。随后“携筇探之去,石干青若盘。”描述了作者带着竹杖前往探寻这处名泉的过程,以及到达后发现的岩石形状如同盘子,形象生动。

“入口晨露晞,剧饮不畏寒。”表现了作者在泉水中畅饮的情景,即使是在清晨露水未干的寒冷天气中,也毫不畏惧。这里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豁达与洒脱。

“不将军持来,何以惠所欢。”通过询问没有带来将军(可能指某种珍贵物品或帮助)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分享美好事物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石洞隔昏钟,明发问樵子。”描述了夜晚在石洞中度过,次日清晨向樵夫询问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的好奇。

“围木晻暧中,枵穴仍聒耳。”描绘了树木环绕、光线昏暗的环境中,空洞的声音仍然清晰可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岩林翳渍委,沾涩踏不起。”描述了岩石与树林之间的湿滑与难以行走,增加了旅途的挑战性。

“良材下维箨,诗人所为訾。”提到好的材料往往隐藏在竹笋之下,诗人对此有所批评,可能是对自然中隐藏的美与智慧的赞美。

“稷实愁霜风,兹游况如此。”表达了面对自然界的严酷条件,作者依然享受这次旅行,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

最后,“安得列御方,乘之泛我止。”表达了作者希望拥有像列子一样的超凡能力,能够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独特体验与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23)

释今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朱紫葆归嘉禾

安居海边寺,庭景西北衔。

日永人群稠,午食慰半馋。

何当乱峰内,瀑布洒松杉。

缘沟垂穗香,茆檐剡长镵。

朱君揖别去,曳棹扬轻衫。

泽国几千里,南风满归帆。

我亦思幽栖,匡庐徒寄缄。

形式: 古风 押[咸]韵

除夕乌洲怀徐圣甫

良会虽有适,离情终内伤。

与君弥岁月,及此将行藏。

系若弓上弦,久贴犹开张。

临歧不自意,回首空茫茫。

缅念昔时路,待棹非津梁。

我有恋旧魂,总为躯所妨。

忧至向枕席,营营歧路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就麦子小榄馆别钟山诸子

何事意不适,所求仍友声。

相随及春鸟,忽异故林鸣。

我去玩芳草,汀兰逐岸生。

衣间倘同佩,掇取报亲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与英卓今坐邝无傲轩西待雨

仲春足和惠,众物相待发。

故人耽积疴,友我憩林樾。

边村凭善邻,轩牖向虚阔。

颇类郊西郭,旧畴见新伐。

薄阴始闻雷,殷渰试轻勃。

良怀物与并,悦泽生容发。

洒空已舒润,楹檐坠未卒。

陂花望欲浑,海树看弥没。

邝子务及时,为栏资所歇。

荣橘已飘香,栽桐更逢杌。

嗟予抱纤尚,远道载饥渴。

湍泊与斯人,缄情谢时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