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同陈公叙昔有感》。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陈公叙重逢时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首句“不过廿年事,还如隔数生”,以夸张的手法,强调时间的流逝之快,仿佛二十年的时光,让人感觉如同经历了几个轮回的生命。这种对比,既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也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
接着,“逢君寒碛话,动我渭阳情”两句,描绘了与友人重逢的情景。在寒冷的沙漠中,两人促膝长谈,这份相聚的喜悦和情感的共鸣,触动了诗人对渭阳(古代地名,此处泛指故乡)的思念之情。渭阳情,常用来形容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乡国馀残梦,乾坤未解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仍存有对故乡的梦,难以忘怀。同时,面对广阔的天地,内心的愁绪似乎无法完全消散,仿佛仍在醉酒的状态中,难以清醒。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郁。
最后,“独怜孤杖外,气骨自相撑”两句,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独立与坚韧。在孤独的旅途中,诗人依靠自己的意志与勇气,支撑着前行。这里的“孤杖”象征着个人的力量与坚持,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保持自我,不屈不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