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猎猎西风满角巾,登临秋思与云平。
山围四野高低碧,江绕东城今古清。
莫恨寒花未堪摘,且忻樽酒得同倾。
政须客里频回首,细话家山此日情。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登高临远时所见的景象,诗人借此抒发对家乡和自然美景的深情。"猎猎西风满角巾"一句,通过角巾被西风吹得飘扬,传达了秋季的凉意,同时也表露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登临秋思与云平"则是说站在高处,望着秋天的景色和远方的云层,心中充满了深沉的思绪。这里的“平”字用得好,它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山水平添一份宁静,也暗示诗人内心的情感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释放。
接下来的"山围四野高低碧,江绕东城今古清"两句,更是将秋天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山环绕着四周,以不同高度呈现出碧绿色的层次感;而江水则围绕着东边的城池,流淌不息,带来的是永恒不变的清澈。
"莫恨寒花未堪摘,且忻樽酒得同倾"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无法拥有的事物不再怨恨,而是选择珍惜眼前能共享的美好。这里的“寒花”可能指的是秋天难以采撷的花朵,而“樽酒”则代表着与友人共同享受的欢愉时光。
最后两句"政须客里频回首,细话家山此日情"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深。虽然身处外地忙于国事,但心中总是频繁回望故土,并且想要细细叙述今日对家乡山川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九日明朝是,清樽强自开。
萧萧疏雨暗,滚滚大江来。
野菊闲无数,沙鸥静不猜。
何须骑台饮,此兴亦悠哉。
渐喜书题近,悬知归意忙。
才闻下湘水,早已过衡阳。
雨洗秋山净,凉生桂树香。
慇勤二三子,策马为迎将。
怀土昔人志,伤时此日心。
长江霜潦净,故国莫烟深。
访古多遗恨,凭栏更独吟。
细看前浦树,生意已堪寻。
荒榛日莫倚筇时,叹息危亭北海碑。
后辈但知尊字画,当年不得戍边垂。
岂关贝锦能成祸,祇恐干将不自奇。
杜老惜才千古意,如今谁咏六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