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趋行

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

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

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

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蔼蔼庆云被,泠泠鲜风通。

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

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

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诸华。

王迹隤阳九,帝功兴四遐。

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

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

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

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

文德熙淳懿,武功侔山河。

礼让何济济,流化自滂沱。

淑美难穷纪,商榷为此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吴国的繁荣景象,通过对自然山川和历史遗迹的描述,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传统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和自豪感。全诗语言华丽,想象丰富,借用古代历史人物,如泰伯、仲雍等,以衬托吴国的光辉历史和文化底蕴。

诗中“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一句,通过对古代美女楚妃、齐娥的提醒,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优雅的氛围,为后文的描述奠定了基调。接着,“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则直接引出了诗人要吟咏的主题——吴国。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这一段落,开启了对吴国历史的追溯,从阊门开始,展现了吴国自古以来的辉煌成就。诗中通过对山川、宫阙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如“蔼蔼庆云被,泠泠鲜风通”、“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不仅展示了吴地的自然美,也传达了历史人物对文化的贡献。

后半部分诗歌,则更多地强调了国家的兴旺和社会的繁荣,如“王迹隘阳九,帝功兴四遐”、“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通过对君主和国家成就的颂扬,表现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赞美。

最后,“文德熙淳懿,武功侔山河”等句,则是诗人对于文化与军事双重成就的总结。全诗结束于“礼让何济济,流化自滂沱”,通过对礼仪和道德的赞颂,以及“淑美难穷纪,商榷为此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吴国文化传统深刻理解和无限赞美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陆机卓越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他对历史的深厚认识和个人情感的深度投射,是一篇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代诗作。

收录诗词(118)

陆机(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 字:士衡
  • 籍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261-303

相关古诗词

折扬柳行

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

丰隆岂久响,华光但西隤。

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

仰悲朗月运,坐观璇盖回。

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开。

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

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

升龙悲绝处,葛藟变条枚。

寤寐岂虚叹,曾是感与摧。

弭意无足欢,愿言有馀哀。

形式: 古风

陇西行

我静如镜,民动如烟。事以形兆,应以象悬。

岂曰无才,世鲜兴贤。

形式: 四言诗 押[先]韵

饮马长城窟行

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

往问阴山候,劲虏在燕然。

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

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

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

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

末德争称鸣,凶器无两全。

师克薄赏行,军没微躯捐。

将遵甘陈迹,收功单于旃。

振旅劳归士,受爵藁街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宝盖岩神楼外联

浩劫三千皇春帝夏;洞天二十北坎南离。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