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至

草堂既僻荒,值雪更清閟。

三日东南风,怒号扑人至。

早起沾霂霢,饷午恣飘坠。

庭草色方新,施白若加翠。

发生丁此时,或恐转憔悴。

依微拂檐柳,凝冻不胜稚。

鳞鳞鸳鸯瓦,漫漫狐兔隧。

岂少饥寒家,知愁不知瑞。

呼童煨浊酒,聊取雪窗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大雪时的独特心境与细腻观察。诗中以“草堂既僻荒,值雪更清閟”开篇,点明了环境的偏远与雪景的清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三日东南风,怒号扑人至”描述了连续数日的狂风,为即将到来的大雪预设了背景。

“早起沾霂霢,饷午恣飘坠”则细腻地描绘了雪的降临过程,从清晨的细雨逐渐变为中午的肆意飘落,形象生动。诗人对雪后景象的描写尤为精彩:“庭草色方新,施白若加翠”,新绿的草地在白雪覆盖下仿佛增添了一抹翠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雪后世界的独特美感。

“发生丁此时,或恐转憔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长的敏感与担忧,即使是在这银装素裹的冬日,也担心植物会因寒冷而受损。接下来的几句“依微拂檐柳,凝冻不胜稚”则通过细微的观察,展现了雪中柳枝的脆弱与坚韧并存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鳞鳞鸳鸯瓦,漫漫狐兔隧”将视线转向屋顶与野外,通过瓦片和动物的视角,展现了雪覆盖下的不同景观,既有建筑的静美,也有生命的活跃。最后,“岂少饥寒家,知愁不知瑞”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关切,虽然他们可能因严寒而感到痛苦,但对这场雪的到来却抱有期待,认为它可能带来丰收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生动,不仅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美丽,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0)

应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霁拟登匡庐

翠屏湖上开,寸心巳生翼。

舣棹江州城,百里空濛色。

吴天揽新霁,税驾事登陟。

一径入东林,数峰看成侧。

精舍香霭间,高僧或可即。

瀑水贯若虹,炉香细如织。

诛茅有夙尚,而况此名域。

无妨遂隐沦,山南与山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自钟祥舟行至江夏

日来五百里,书生偃乘传。

揽物襟宇开,盘餐累州县。

兹返只一舠,东流水如箭。

晨兴芦渚炊,昏泊柁楼膳。

往见鼍衣曝,亦惊鱼鬣扇。

柴门都水际,槐柳开茅院。

荆楚重岁时,大堤耀钗钏。

回首郢中雪,巳成岩际电。

薄言就夙好,旧垒志归燕。

无喟行役劳,空江数云片。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都昌南山清隐庵

古刹百盘上,山僧一个迎。

题诗有县尉,檀越是书生。

栖鸽留禅侣,枯松落梵声。

寻常樵汲罢,烂煮芋头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闭户

闭户松鳞老,临渠竹粉香。

偶然来野衲,小语及空王。

日永脩茶具,年衰订睡方。

穷山浑自了,焉敢傲羲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