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伯雨道士兼简邓庆长

越罗作衫花纂纂,今年身长觉衣短。

垂虹大堤迎棹船,綵袖翩跹酒卮暖。

还家闭门百不知,桐叶题诗绿阴满。

邻坊为约张隐居,细雨湖桥乘款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文人袁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温馨场景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

首句“越罗作衫花纂纂”,以“越罗”这种精细的丝织品和“花纂纂”的图案,勾勒出衣物的精美,暗示了友人张伯雨的高雅生活。接着,“今年身长觉衣短”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身体成长与衣物长度之间的对比,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友人身高的关注与怀念。

“垂虹大堤迎棹船,彩袖翩跹酒卮暖”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在垂虹大堤上,友人乘坐小船而来,女子们穿着彩袖轻舞,举杯畅饮,气氛热烈而温馨。这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还家闭门百不知,桐叶题诗绿阴满”则转而描写诗人归家后的孤独与思考。闭门独处,百事不知,唯有桐叶上的诗句陪伴着自己,绿荫满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

最后,“邻坊为约张隐居,细雨湖桥乘款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伯雨隐居生活的向往。在细雨蒙蒙的湖桥之上,骑着缓慢的马匹,与友人相约,这样的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自由。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的温暖、生活的美好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煮茶图

石窗山樵晋公子,独鹤萧萧烟竹里。

月湖一顷碧琉璃,高筑虚堂水中沚。

堂深六月生凉秋,万柄风摇红旖旎。

遵南更有山泽居,四面晴峰插天倚。

忆昔王门豪盛时,甲族丁黄总朱紫。

晓趍黄阁袖香尘,俯首脂韦希隽美。

一官远去长安门,德色欣欣对妻子。

岂如高怀脱荣辱,妙出清言洗纨绮。

郡符一试不挂意,岸帻看云卧林墅。

平生嗜茗茗有癖,古井汲泉和石髓。

风回翠碾落晴花,汤响云铛衮珠蕊。

齿寒意冷复三咽,万事无言归坎止。

何人丹青悟天巧,落笔毫芒研妙理。

黄粱初炊梦未古,旧事凄零谁复纪?

展图缥眇忆遗踪,玉佩珊珊响秋水。

形式: 古风

赠张玉田

将军金甲明如日,勒马桥边清警跸。

淮壖彻卫羽书沈,置酒行宫功第一。

弹冠熊轼填高门,英英玉照称闻孙。

百年文物意未尽,玉田公子尤超群。

紫箫吹残江水立,野雉惊尘暗原隰。

夜攀雪柳踏河冰,竟上燕台论得失。

丈夫未遇空远游,秋风淅沥销征裘。

翩然骑鹤归海上,一笑相问誇绸缪。

两曜奔飞互朝夕,璇府森芒蠡莫测。

要须画纸为君听,落笔雌黄期破的。

壶中白日常高悬,道逢落笔呼醉眠。

清歌停云意惨澹,倚声更度飞龙篇。

形式: 古风

次韵张伯雨梅花岛

云屏油幕低覆垂,晴日倒映黄琉璃。

孤根自有岩壑趣,屈曲缇室情依依。

巍峨青女来蕊珠,赤脚独立层冰渠。

燧人当阳朝宝鉴,金胥簇漏催铜壶。

何人胸中藏九岛,内火回环不知晓。

咄嗟已办天机深,顷刻能成化工少。

阴阳在手司帝春,坐窗更试明窗尘。

江湖远涉汝良苦,门外万窍笙竽吟。

形式: 古风

李士弘枯木风竹图

狂蛟舞空苍髯挐,双铁蒙顶云交加。

亭亭霜标不受侮,惨澹天籁扶槎牙。

西山古渊人莫测,一柱承天万牛力。

会须截玉化陂龙,拂拭苔光遗剑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