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有道村居漫兴

茅屋疏篱寄水乡,隔溪渔火照昏黄。

联翩塞雁低河影,明灭山萤扑夜凉。

花隐砧声催玉杵,叶传秋信到银床。

芒鞋竹杖閒行处,一路柴门晚稻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茅屋疏篱寄水乡”,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座坐落在水乡之中的朴素茅屋,周围是稀疏的篱笆,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隔溪渔火照昏黄”一句,通过渔火的光亮,不仅照亮了溪边的夜晚,也映衬出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联翩塞雁低河影,明灭山萤扑夜凉。”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大雁在河面上低飞,留下长长的影子,而山间的萤火虫时隐时现,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花隐砧声催玉杵,叶传秋信到银床。”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日常生活场景。捣衣声在花丛中回响,仿佛是在催促着秋天的到来;而落叶传递着秋的信息,落在银床上,更添几分季节的韵味。这些细节描写,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美,又蕴含着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芒鞋竹杖闲行处,一路柴门晚稻香。”诗人以自己的行踪作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田园气息的世界。穿着芒鞋、手持竹杖的他,在乡村的小路上漫步,沿途的晚稻散发着阵阵清香,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收录诗词(34)

陈荐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冯岱宗

少小才名犹擅场,青山副本不须藏。

车中满载三千牍,屋后贪栽八百桑。

池草墨酣横鸟迹,土花铁冷绣鱼肠。

好将一片烟霞骨,香案前头侍玉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寒食

柳丝燕子故飞扬,杜若蘼芜接路香。

每过可怜寒食节,回思真负少年场。

春深胆怯花时雨,老近情销镜里霜。

此日风光偏澹荡,酒杯到手莫辞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白燕

纷纷白水满春塘,淡雨微烟更渺茫。

新垒落花红粉薄,隔楼芳草雪衣凉。

舞翻掌上明珠色,零落钗头片玉香。

正是怀人太无赖,五更残月照空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新秋四首(其一)

一片秋声入野塘,西风萧瑟响寒螀。

马嘶大漠川沙白,鹰下平原草木黄。

疏菊篱边如待酒,芰荷池上可为裳。

怀人万里情无限,隔岸蒹葭夜未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