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杨如柱草如茵,湛玉零珠苦怆神。
况是清明风雨恶,可能无泪湿衣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白色的杨树如同柱子般挺立,而草地则像绿毯一样柔软。诗人的情感深沉哀伤,仿佛连湛蓝的玉石上也凝聚了零落的珠泪,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感到无比苦楚。正值清明时节,风雨交加,这样的天气无疑加重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他不禁怀疑自己是否能抑制住泪水,不让它打湿衣襟。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甄氏坟园春露亭的深深哀悼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不详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轩楹错粲对泉宫,菽水庭闱在眼中。
别有孤丘漆灯灭,宁馨何处哭秋风。
池台肠断雍门周,艮岳繁华逐水流。
往事寥寥君不见,金仙垂泣渭城秋。
不似琵琶不似筝,鲸音历历似秋清。
龟年流落江潭外,谁识秦声与楚声。
太傅当年自教儿,唾壶谈麈亦吾师。
蓼莪流落玄扃下,不见音容只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