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罗衣虽轻,不如布好。堂夜虽美,不如玉宝。

葳甤芳树,烹饪则拙。便佞悦人,治国则灭。

独夫昏君,非文不免。武王大圣,非纣不显。

有寒有暑,造化之常。贫而守道,文章之光。

天有霞锦,匪朝则夕。人有美名,匪才则识。

大海洪波,寸虾不入。高山连云,弱羽不戢。

积絮生虮,积书聚蠹。物之所喜,人之所怒。

良弓在傍,善射思逞。骐骥在侧,善御思骋。

不为不智,是谓不愚。不为不足,已自有馀。

莫坚于漆,唯蟹则解。莫重于石,唯轮则徙。

三寸之键,可制阖辟。千尺之龙,或畏蝼蝈。

伯益作井,龙登玄云。秦女吹箫,与凤为群。

人为强努,神为巧机。孰满孰发,各唯其时。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遣兴》由明代诗人伍瑞隆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

首句“罗衣虽轻,不如布好”,以轻薄的罗衣与厚重的布料对比,隐喻了外表的华丽与内在的质朴之间的选择,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接着,“堂夜虽美,不如玉宝”进一步阐述了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比较,指出真正的珍贵在于内在而非外在。

“葳甤芳树,烹饪则拙”通过烹饪与树木的对比,暗示了技艺与自然法则的关系,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便佞悦人,治国则灭”则揭示了谄媚取悦与治理国家之间的矛盾,强调了正直与智慧在领导中的重要性。

“独夫昏君,非文不免”表达了对暴政的批判,强调了文化与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武王大圣,非纣不显”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强调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鲜明对立。

“有寒有暑,造化之常”揭示了自然界四季更替的规律,强调了自然界的普遍性和不可违抗性。“贫而守道,文章之光”则赞美了在贫困中坚守道德的人,他们的精神光芒如同璀璨的文章。

“天有霞锦,匪朝则夕。人有美名,匪才则识”通过天象与人的名声的类比,强调了名声与才华、见识之间的关系,指出真正的名声需要与个人的才华和见识相匹配。

“大海洪波,寸虾不入。高山连云,弱羽不戢”通过海洋与高山的广阔与高耸,强调了小事物难以在宏大的环境中立足,同时也暗示了强者与弱者的区别。

“积絮生虮,积书聚蠹”通过絮与书的积累与害虫的产生,强调了积累与破坏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积累的过程。

“物之所喜,人之所怒”通过物与人的喜好与愤怒的对比,强调了不同个体之间需求与反应的差异。

“良弓在傍,善射思逞。骐骥在侧,善御思骋”通过良弓与善射、骐骥与善御的比喻,强调了工具与技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发挥潜能的重要性。

“不为不智,是谓不愚。不为不足,已自有馀”通过“不智”与“不愚”的对比,强调了明智与愚蠢的区别,以及自我满足与不满之间的平衡。

“莫坚于漆,唯蟹则解。莫重于石,唯轮则徙”通过漆与蟹、石与轮的对比,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和适应性,指出在特定条件下,看似坚固或沉重的事物也可能变得脆弱或轻盈。

“三寸之键,可制阖辟。千尺之龙,或畏蝼蝈”通过钥匙与门、龙与蝼蝈的对比,强调了力量与恐惧之间的关系,以及小事物可能对大事物产生影响。

“伯益作井,龙登玄云。秦女吹箫,与凤为群”通过古代神话故事的引用,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神灵之间的联系,以及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力量。

“人为强努,神为巧机”通过人类的努力与神的智慧的对比,强调了人类与自然、超自然力量之间的互动,以及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

“孰满孰发,各唯其时”最后以“满”与“发”的对比,强调了时机与行动之间的关系,指出在正确的时间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自然、社会的诸多方面,展现了诗人对世界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思考。

收录诗词(463)

伍瑞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秦楼初成弄玉赠萧史作赠伯友新昏

黄金为宇,白玉雕栏。与子同登,新昏孔欢。

旨酒既设,椒兰既焚。与子同登,亲恩主恩。

袅袅则鸣,彼箫之声。余为子和,与子同盟。

在禽为凤,妾也为皇。千载于飞,其鸣锵锵。

在木为琴,妾也为軨。下调高张,唯子所准。

君为衣袂,妾则为裳。君为明月,妾依其光。

千秋万岁,乐哉未央。

形式: 四言诗

善哉行

微风扇霁,天高夜清。岁之云暮,日月斯征。

白云在天,亦洽于野。令夕何夕,见此粲者。

去者日疏,来者日亲。为子之故,忧心孔殷。

张灯举宴,与子饮酒。愿言同室,与子偕老。

有鸟有鸟,高飞戾天。众羽从之,亦孔之膻。

我心忧矣,不可瘳矣。寤寐求之,亶已劳矣。

人生如寄,茫茫曷归。岂曰无感,多忧何为。

既秣我马,亦脂我车。与子行迈,于焉欢娱。

形式: 四言诗

寿从父初度

赫赫我祖,令德孔艾。既彰乃家,亦浃累世。

伯发其祥,用昭厥裔。鹡鸰在原,我父则季。

伯也亢宗,宜兄宜弟。爰歌埙篪,载咏棠棣。

令兹著雍,涒滩则从。伯也六十,初度乃逢。

父亦大年,翩然两翁。举酒属伯,君子如龙。

唯川新至,是在尔躬。南山有柏,北山有松。

何以祝之,万福攸同。

形式: 四言诗

三子诗(其一)何吾周襄武

何生抱殊尚,本自竹林人。

被褐怀珠玉,素心一何敦。

文章丽云汉,英姿薄秋旻。

磊落视千古,慷慨怀酸辛。

悲歌吐清响,微言蹑飞尘。

烈士有馀感,古人多素风。

是岂慕自贵,胸怀良有凭。

弱冠早相得,壮年谊逾深。

往往称才学,鸣声俱及晨。

廓落心独远,荆榛道弥尊。

愿为双飞龙,矫翼同轩腾。

皓首以为期,于焉见平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