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呈李制府(其三)

忍坚却聘卧江皋,知己生平不易遭。

万里寒喧怀袖字,八驺临访驻郊旄。

尚惭老秃难磨盾,敢说英雄在捉刀。

凭仗临淮平贼早,归程要踏武夷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所作的《赋呈李制府》之三。诗中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对李制府的敬仰之情。

首句“忍坚却聘卧江皋”,描绘了诗人面对困难与诱惑时的坚韧与决绝,选择独处江边,不为世俗所扰,隐喻着对理想与原则的坚守。接着,“知己生平不易遭”一句直抒胸臆,感叹知音难觅,一生难得遇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渴望。

“万里寒喧怀袖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心中的思绪比作怀中的文字,无论身处何地,这份情感都如同寒冷中的温暖,始终伴随着自己。而“八驺临访驻郊旄”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李制府的威严与尊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李制府的敬畏之情。

“尚惭老秃难磨盾,敢说英雄在捉刀”两句,诗人自谦并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他承认自己年老体衰,难以像古代勇士那样冲锋陷阵,但仍然自豪地宣称自己愿意为英雄效劳,即使只是在背后默默支持。这种态度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精神。

最后,“凭仗临淮平贼早,归程要踏武夷高”表达了诗人对李制府的期待与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平定叛乱,维护国家安宁,并预祝他归来时能够踏上武夷山,象征着事业的成功与人生的圆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和平的期盼,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收录诗词(65)

赵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字:云崧
  • 号:瓯北
  • 籍贯:晚号三半老
  • 生卒年:1727年~1814年1月10日

相关古诗词

十载

十载江湖稳钓舟,忽参戎幕佐军筹。

人疑白首何轻出,我为青山未遍游。

野店客魂鸡腷膊,殊方蛮语鸟軥辀。

凭添一卷闽南草,翠壁题名处处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海上望台湾

极目苍茫浪接天,中藏掌大一山川。

当年曾比田横岛,今日重烦杨仆船。

飓力吼来风有母,妖氛扫去水无仙。

临流远想熊津督,曾破周留定海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吊汤纬堂殉难凤山(其一)

一官海外正班春,伏莽无端起劫尘。

绝徼岩疆城守责,名场词客阵亡身。

民皆相率登陴哭,贼亦群惊按剑瞋。

定有他年栾社祭,传芭曲里送迎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吊汤纬堂殉难凤山(其二)

讼堂閒处富吟笺,不以才传以节传。

宦远似飘罗刹国,魂归好附贾胡船。

生前诗有题襟集,身后家无负郭田。

漫读孝经堪退贼,可怜儿死父尸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