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其二)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翻译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注释

草:草,起草,拟写。
愁草,没有心情写。
瘗:埋葬。
铭,文体的一种。
庾信有《瘗花铭》。
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
分携:分手,分别。
绿暗:形容绿柳成荫。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中酒:醉酒。
交加:形容杂乱。
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风入松》其二,作品中充满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这两句通过听觉的体验,把读者带入一个在雨后清新的环境中,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但也透露出诗人对春天即逝的忧愁。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这里的“楼前”指的是室内向外望去的情景,“绿暗”则是柳絮飞扬,色泽鲜明,但又带着点点细雨的湿润感。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丝柳、一寸柔情”来形容春天的温婉与细腻。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这两句写的是在清冷的春日里品酒,同时也融入了对春归去的惆怅和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啼莺”即是鸟鸣声,与前文“听风听雨”的意象呼应,增添了一份生动。

"西园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这里写的是诗人在一个被日光照耀的花园中,每天都要清扫,以便享受春日的美好。这两句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这里的“黄蜂”指的是秋天里忙碌的蜜蜂,而“秋千索”则是秋千上悬挂的流苏或饰物。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回忆起过去与爱人的温馨时光。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远方亲友不在身边的思念之情,以及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的“双鸳”可能指的是鸳鸯,也即是夫妇形影相随,诗中用其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而“幽阶一夜苔生”则是在说时间易逝,一夜之间就有苔藓在静谧的台阶上悄然长出。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享受与对生活变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其五)邻舟妙香

画船帘密不藏香。飞作楚云狂。

傍怀半卷金炉烬,怕暖销、春日朝阳。

清馥晴熏残醉,断烟无限思量。凭阑心事隔垂杨。

楼燕锁幽妆。梅花偏恼多情月,慰溪桥、流水昏黄。

哀曲霜鸿凄断,梦魂寒蝶幽扬。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流子(其一)黄钟商芍药

金谷已空尘。薰风转、国色返春魂。

半敧雪醉霜,舞低鸾翅,绛笼蜜炬,绿映龙盆。

窈窕绣窗人睡起,临砌默无言。

慵整堕鬟,怨时迟暮,可怜憔悴,啼雨黄昏。

轻桡移花市,秋娘渡、飞浪溅湿行裙。

二十四桥南北,罗荐香分。

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剪重云。

终待凤池归去,催咏红翻。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风流子(其二)黄钟商芍药

温柔酣紫曲,扬州路、梦绕翠盘龙。

似日长傍枕,堕妆偏髻,露浓如酒,微醉敧红。

自别楚娇天正远,倾国见吴宫。

银烛夜阑,暗闻香泽,翠阴秋寂,重返春风。

芳期嗟轻误,花君去、肠断妾若为容。

惆怅舞衣叠损,露绮千重。

料绣窗曲理,红牙拍碎,禁阶敲遍,白玉盂空。

犹记弄花相谑,十二阑东。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古香慢.自度腔夷则商犯无射宫赋沧浪看桂

怨娥坠柳,离佩摇荭,霜讯南圃。

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

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

剪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

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形式: 词牌: 古香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