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首(其二)季子

延陵有宝剑,解挂徐君墓。

但酬一片心,安知存与故。

让国追夷齐,千乘非所顾。

岂复问遗金,负薪嗟道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咏史十首(其二)季子》以季札挂剑的故事为题材,表达了对高尚情操和忠诚精神的赞美。诗中,诗人提到延陵(吴国公子季札)的宝剑,他选择将剑挂在徐君墓前,象征着他对徐君的一片真心,即使徐君已去世,这份情谊并未因生死而改变。季札的行为超越了物质利益,他宁愿放弃千乘之国的权位,也不愿违背初衷,这体现了他对道义的坚守和对权势的淡泊。

诗的后两句“岂复问遗金,负薪嗟道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季札不会像某些人那样追求金钱或权位,即使是贫穷到必须背柴为生,也无悔于自己的选择。诗人通过季札的形象,寄寓了对清贫而高洁人格的推崇,以及对社会上轻利浮躁风气的批评。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道德教化意义。

收录诗词(1214)

佘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首(其三)屈原

三闾不可作,九歌有遗编。

伊昔仕宗国,岂不炳几先。

青蝇一坠耳,明月亦弃捐。

离骚空缱绻,利口急相煎。

娥眉嫉众女,萧艾茂兰荃。

侘傺古如此,非今独怃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史十首(其四)荆轲

秦皇吞六国,蚕食下山东。

燕丹求壮士,易水歌悲风。

慷慨入咸阳,积诚贯白虹。

千金怀匕首,督亢图易穷。

报秦计不就,倚柱气何雄。

智哉张子房,潜击秦沙中。

十日索不得,翊汉成大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咏史十首(其五)韩信

楚汉方龙斗,雌雄未可知。

淮阴起屠钓,佐汉一定之。

垓下兵已破,龙准偃旌旗。

楚人威震主,云梦亟相随。

兔死走狗烹,鼎镬所不辞。

妇言赤三族,韩彭良足悲。

以此感壮士,贻笑屠中儿。

饥从漂母饭,千金报不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史十首(其六)灌夫

长安豪杰窟,权贵势相移。

今朝武安客,昨日事魏其。

一请城南曲,嫌隙良在兹。

所嗟俱戚里,安用倾夺为。

将军善使酒,骂坐且为谁。

一朝论弃市,笑杀颍川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