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佥宪报京师信息

老年飘泊在天涯,番汉丛中信作家。

塞下风寒愁戌火,城头日暮惨悲笳。

山溪险阻来时路,江汉微茫梦里槎。

故旧乘骢来又别,殷勤为我报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官员在边疆漂泊的生活境遇与复杂情感。首联“老年飘泊在天涯,番汉丛中信作家”开篇即点出诗人晚年流离失所,身处异族之地,却能坚守信念,自成一家。颔联“塞下风寒愁戌火,城头日暮惨悲笳”通过边塞的寒冷与戍火的孤独,以及傍晚城头传来的悲笳声,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忧愁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边防战士的深切同情和自身处境的感慨。颈联“山溪险阻来时路,江汉微茫梦里槎”则以山路崎岖、江水迷茫的景象,象征着诗人艰难的仕途与内心的迷茫,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尾联“故旧乘骢来又别,殷勤为我报京华”表达了诗人与老友相聚又分别的无奈与深情,以及对京城消息的关切,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与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明代边疆社会的动荡与复杂,以及士人对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3)

刘大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 字:时雍
  • 号:东山
  • 籍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
  • 生卒年:1436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端午日感怀

东望乡关各一天,闭门閒坐思悠然。

时催节候临端午,地尽江山到醴泉。

往岁忧劳浑是梦,老年眈静似成仙。

感怀吟罢无他事,祝颂君王有万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彰德别叶庭荗

临岐莫厌酒杯深,此去何年更盍簪。

秋塞比来多便雁,殷勤时慰故人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杨参将出征

甲胄森严意气豪,马头威振阵云高。

戎王胆落天山外,鼠首穹庐望羽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自题衣冠乘马小像

博带乌纱步骤迟,风流不似阵前时。

将军岂是乖戎略,要使边人识汉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