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清凉寺王参预墓下

江左风流廊庙人,荒境抛与梵宫邻。

多年羊虎犹眠石,败壁貂蝉祇贮尘。

万古云山同白骨,一庭花木目青春。

永思陵下犹凄切,废屋酸风吹野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江南的才子和显贵们,他们的居所与寺庙相邻,显得荒凉。
多年过去,那些权贵们的遗迹,如羊虎石雕依旧静卧,破败的墙壁上只有尘埃作伴。
万古不变的山川如同白骨般寂静,庭院中的花草却依然生机盎然。
长久地怀念,陵墓下的气氛仍然悲凉,废弃的房屋中只有寒风吹过野草的声音。

注释

江左:江南。
风流:才子风流。
廊庙人:显贵人物。
荒境:荒凉之地。
梵宫:寺庙。
犹眠石:依旧静卧。
败壁:破败的墙壁。
貂蝉:古代宫殿装饰物。
贮尘:积满尘埃。
万古云山:永恒的山川。
白骨:形容荒凉。
一庭花木:庭院中的花草。
目青春:依然充满生机。
永思陵:陵墓。
凄切:悲凉。
废屋:废弃的房屋。
酸风:寒冷的风。
野薪:野外的柴草。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所作的《过清凉寺王参预墓下》。诗中,诗人以江左(江南地区)的风流人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充满历史沧桑的景象。清凉寺位于偏僻之地,与佛寺相邻,暗示了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遗迹。

"多年羊虎犹眠石",这里的"羊虎"可能指的是墓前的石兽或雕塑,历经多年仍静默地守在原地,显得古老而沉寂。"败壁貂蝉祇贮尘",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内部破败的景象,墙壁剥落,唯有尘埃满布,更显荒凉。

"万古云山同白骨",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永恒的自然景色与墓地的寂静相映,表达了岁月流转、生死无常的主题。"一庭花木目青春",则以生机勃勃的庭园花木反衬出墓地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永思陵下犹凄切,废屋酸风吹野薪",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伤,废墟上的冷风和野外薪柴的酸味,都增添了哀愁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清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历史变迁,以及诗人对过往人物的追忆和感慨。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伯收东冈麦

伯收东冈麦,仲移西塍秧。

四季各有役,糊口走皇皇。

岂不惜冠履,兼尝业缣缃。

怜尔衣食微,及兹筋力强。

古来经术士,什九起耕桑。

穷通自天命,谨勿事胥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余居之西偏有小室名啬庵诗以识之

啬语养气海,啬食养脾土。

啬虑养心神,啬劳养筋膂。

衰年百事袪,寄息此环堵。

危如突围将,钝似滞风贾。

颠仆冀赊延,空羸待偿补。

夸虚道蟊贼,逞获命斤斧。

收君詅痴符,佩我养生主。

形式: 古风

余既题畬斋有闻纸田之说而笑者复作长篇

学农无年尤可待,学儒无成祇益馁。

羡君终岁作书痴,聚室嗷嗷穷不悔。

客来问计何所出,一饱自悬饘粥外。

平生据案畎亩心,汗简为犁笔为耒。

檗芽百氏草避耨,膏泽群经泉赴浍。

日高洛诵乌鸟悦,夜半吴吟风雨会。

世间粱谷何足道,开卷穰穰心欲醉。

旅熏辟蠹防雀鼠,更缮巾箱筑仓廥。

古言乐岁生礼义,先见儒门消鄙悖。

租符且免里正索,子本时容书客侩。

东邻有田多牛翁,日执牙筹亲细碎。

囷粮竟作谁腹饱,骑吏惊惶汗流背。

此时畬斋谈无事,峨冠正与周孔对。

礼义适口即为味,牛心菊苗皆可脍。

我诗君意两自知,且勿譊譊语儿辈。

形式: 古风

余博士家猫相乳歌

上饶余宗钟鼎家,孙枝十世犹清华。

南昌博士最贤者,膝下烨烨开绯牙。

我行其庭值供顿,食指半千声不哗。

女帨男鞶况修谨,冠立童趋知等差。

江南族聚盛亦有,如此礼法嘻可嘉。

长公公退忽语我,瑞猫之篇题满车。

二雌同时各生子,一雌病僵如卧瓜。

一雌端来代其乳,顾睨恳恻呼嘤哑。

子众身疲乳亦竭,病母起将新乳加。

天寒绣褥更枕藉,日暖花砖群戏拿。

我怜二猫有至性,欲脱毛尾升笄珈。

北平将门粱肉窟,此事尚得昌黎誇。

公家儒化郁积久,义感宜可驯豚猳。

愿公尽力持阃范,弥补始终无阙瑕。

不见古来歌舞地,祇馀猿鹤与虫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