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屯滩

萝月纷纷星斗高,云屯滩上听飞涛。

莫伤蜀鸟多啼血,且喜吴侬惯刺篙。

风逆溪声悬碧树,雨深崖气入青袍。

夜长把烛频看镜,只恐年来变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经过云屯滩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联“萝月纷纷星斗高,云屯滩上听飞涛”以“萝月”、“星斗”、“云屯”、“飞涛”等意象,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壮阔的画面。月光如丝,藤蔓缠绕,星星高挂,云雾聚集在滩头,耳边是汹涌的涛声。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静态的景物与动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颔联“莫伤蜀鸟多啼血,且喜吴侬惯刺篙”转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蜀地的鸟儿啼血,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诗人却以“莫伤”二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淡然态度。接着,他转向对吴地人的赞美,他们习惯于在水中划船,生活得自在而坚韧。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与欣赏。

颈联“风逆溪声悬碧树,雨深崖气入青袍”进一步描绘了云屯滩的自然景象。逆风中溪水潺潺,碧绿的树木似乎在风中摇曳生姿;深沉的雨水使得山崖间弥漫着湿润的气息,仿佛整个环境都被一层青色的袍子包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夜长把烛频看镜,只恐年来变二毛”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夜晚漫长,诗人手持蜡烛,频繁照镜子,担心自己年华老去,两鬓斑白。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切体会,以及对青春易逝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云屯滩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过犬牙滩

犬牙滩上浪喧豗,好似瞿塘滟滪堆。

云木茏葱含暝雨,石门开豁殷晴雷。

沙禽引子排船过,野獭衔鱼趁水回。

惆怅无因慰寥廓,越山相对碧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唐师宗归金华

桐树花残春昼迟,星源门外送君时。

到家已是三月尽,别路休辞十日期。

南省故交烦寄语,东垣遗范慎论思。

山杯纵饮终难醉,谩托长吟写素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过故宫

毁垣遗迹在烟霞,麋鹿群群下浅沙。

山岭净销龙虎气,野人犹纪帝王家。

春风玉砌埋荒草,夜月银塘沸乱蛙。

歌彻黍离情未泯,小禽冲落刺桐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徽州别魏府尹

与君携手凤池东,题遍春阶芍药红。

况复云山千里别,岂知风雨一尊同。

少陵老去忧多病,王粲年来喜事戎。

二十五滩烟水急,几时归棹月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