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雪藕调冰事可删,山中五月有馀寒。

齐纨岂待凉飙弃,楚佩曾闻梦雨残。

尘虑遣,老怀宽,此心无著不须安。

青林漫道芳华尽,试看新霜著意丹。

形式:

鉴赏

这首《鹧鸪天》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山中之景,以及对时光流转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

首句“雪藕调冰事可删”,以“雪藕”和“调冰”为喻,生动地描绘了夏日清凉之感,仿佛在炎热的季节里还能感受到冬日的寒意,引人遐想。接着“山中五月有馀寒”进一步点明了环境的特殊性,五月本是炎夏,却仍有寒意留存,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齐纨岂待凉飙弃,楚佩曾闻梦雨残。”这两句运用典故,齐纨指齐国的细绢,楚佩则借指楚国的玉佩,通过这些历史元素,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即使是在酷热的夏季,也难以忘怀那份清凉与优雅。同时,“梦雨残”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引出下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尘虑遣,老怀宽,此心无著不须安。”诗人在此抒发了对生活的态度,面对世间的纷扰与岁月的流逝,他选择放下心中的忧虑,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这不仅是对个人心境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体现。

最后,“青林漫道芳华尽,试看新霜著意丹。”诗人以青林象征生机与活力,即便夏日的繁华已逝,但新霜的到来,却能赋予万物新的色彩与生命。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的存在,鼓励人们在面对变化时保持乐观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鹧鸪天》通过对夏日山中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

十年辛苦阅兴亡,陈迹渐微茫。

剩有萦帘香篆,回环画取愁肠。

文难乞巧,书难乞米,旧业秕糠。

漫诩曹瞒老学,何殊湣度过江。

形式:

鹧鸪天.中秋同家人山斋玩月

玉斧新修宝镜成,嫦娥临夜敞云屏。

初翻桂殿无双曲,共舞瑶台第一层。

光满抱,酒盈觥,当头几见月华清。

莫将老去悲秋意,减却儿曹乐赏情。

形式:

鹧鸪天

六十年中百变俱,可怜倦眼眩龙鱼。

难抛身外无穷事,补读人间未见书。

悲往日,感今吾,镜中白发渐盈梳。

残年饱饭良多愧,敢道乾坤一腐儒。

形式:

金缕曲.寄怀邵襄京师

前梦君休说。喜元龙、而今老去,豪情犹昔。

忧患如山昂头过,何足伤君毛发。

论成败、原无标的。

诗句惊人谁解听,恨杜陵、不共生今日。

且看射,南山石。嗟予阅世留残息。

记当年、元方健在,相从朝夕。

玉雪襟怀悬河口,说剑谈兵无敌。

乍回首、云飞烟隔。

廿载苍茫桑海换,忽横斜、雁字淩空得。

愁望断,天南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