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姚子敬简高司丞

西风小立对晴川,冷笑人间目圣颠。

使事端因荔枝出,归期休在菊花前。

平生漫说少陵老,终日谁陪上界仙。

应是杜中鸥与鹭,诗情比旧更依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秋风吹过,我在晴朗的河边驻足,嘲笑世人对圣贤的盲目崇拜。
荔枝事件引发了纷争,别再期待在菊花盛开前回家。
一生中别再说自己像杜甫那样孤独,整天无人陪伴如同天上的神仙。
我想应该是河中的鸥鹭,它们的诗情与往昔并无二致。

注释

西风:秋风。
小立:短暂停留。
晴川:晴朗的河边。
冷笑:嘲笑。
人间:世人。
目圣颠:对圣贤盲目崇拜。
使事端:引发纷争的事情。
因:因为。
荔枝:指代某件具体事件。
出:出现。
归期:回家的日期。
休:不要。
菊花前:菊花盛开之前。
平生:一生。
漫说:别提。
少陵老:指杜甫,因其曾任少府校书。
终日:整天。
上界仙:天上的神仙。
应是:应该是。
杜中:指杜甫生活的环境。
鸥与鹭:鸥鹭。
诗情:诗的情感。
比旧更依然:与过去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牟巘的作品,题目为《次姚子敬简高司丞》。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西风微起的清晨,站在河岸上,对着澄清的江水发出了冷漠的笑声,似乎对世人的喧嚣和盲目的追求圣贤持有讽刺之意。

“使事端因荔枝出”一句,可能暗示诗人因公务离开,或许是借用荔枝这种南方特有的水果来表达自己远离故土的孤独与思念。紧接着“归期休在菊花前”则透露出诗人的归期尚未定,而菊花常象征着秋天,可能是说他希望能在秋天之前返回。

“平生漫说少陵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唐代诗人杜甫(别称少陵)的崇敬之情。杜甫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民生的关怀著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诗人的“终日谁陪上界仙”则可能是在表达自己渴望有知音,或者是希望能与那些已故去的伟大灵魂(如杜甫)相伴。

最后两句“应是杜中鸥与鹭,诗情比旧更依然”,则更加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崇拜之情。这里的“鸥与鹭”指的是水鸟,是古代常用的比喻,用来形容诗人与杜甫之间精神上的契合。而“诗情比旧更依然”则意味着诗人的诗歌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古代大诗人一样,经久不衰。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次韵

大海相环宛一洲,浮沤乍起已千秋。

三壬笑向人间世,四癸时寻物外游。

我辈安能知许事,平生未若乐斯丘。

开窗翠竹时相对,更说诸馀总谬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九日寄史推

弁有山兮水有湄,登临舍此复何之。

发疏帽脱狂嘲后,雁过江涵感慨时。

盛府主宾俱好事,满城风雨苦吟诗。

人生自可行乐耳,剑首功名但一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李千秋中秋

节物诗情总索然,漫将梨栗当盘筵。

堪怜永夜空樽月,记取衰翁断酒年。

十日尚留花影在,两瓶便作竹根眠。

分明破戒缘佳句,免使儿童诮禁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李侯喜雨

谁似当年召信臣,天教来此活疲民。

水乡怕旱相传古,甘澍随车总是春。

坐看丰登成乐岁,只将恺悌对明神。

已闻宣布形歌咏,宾主殷勤用意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