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得银杏不食种之庵前见者曰是三十年乃生公老矣能待之乎某不答作曰

蟠桃一实三千年,银杏著子三十载。

老僧只作旦暮看,汝莫匆匆宜少待。

阶前始芽今出屋,便是携篮走僮仆。

伴我东园看菜归,与汝煎茶剥柔玉。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颗蟠桃能活三千年,银杏结子需三十年。
老和尚只觉得这如同朝夕,你不必急躁,慢慢等待。
门前树苗如今已出屋檐,那时便要提篮叫童仆来摘。
陪我漫步东园赏菜归家,再与你煮茶,剥那柔嫩的银杏果皮。

注释

蟠桃:神话中的长生不老果。
银杏:一种古老的常绿乔木,果实可食用。
旦暮:早晚,形容时间短。
汝:你。
走:叫来。
东园:东边的花园或菜园。
煎茶:烹煮茶叶以备饮用。
柔玉:比喻银杏果的白嫩外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耐心等待的哲理表达。诗人以蟠桃和银杏的生长周期为喻,蟠桃一树结果要三千年,银杏结子需三十载,暗示生命的长久和事物的缓慢进程。老僧认为这些都需要长久的等待,劝告不要急于求成,应该从容对待。

"汝莫匆匆宜少待"一句,是对匆匆忙忙的人们的提醒,强调要有耐心,享受等待的过程。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银杏种子从阶前发芽,到长成可以被孩童采摘的树木,这个过程漫长而值得期待。最后两句,诗人将银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东园劳作后,与人共享收获,煮茶剥果,体现了生活的平凡与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现象寓言人生,表达了对岁月静好、耐心等待的赞赏,以及对简单生活乐趣的珍视。释慧空作为宋代的禅师,其诗作往往富有禅意,此诗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草堂老师真赞

随随昔昔,是这个贼。簸土扬尘,驰南走北。

一棒打杀,狗也不吃。

后来不肖儿孙,个个一模脱出。

形式:

览印无在语

老胡遗下一则语,匝地普天无不举。

倾湫倒岳是家常,物义不伤多莽卤。

螗螂莫笑夏蜩痴,甘草酷似黄连苦。

黄连苦,南泉不打盐官鼓。

形式: 古风

览妙喜和尚衡阳示众

海蚌直儱侗,不类海蠡儿。

开口便见胆,也好与一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览赵州语

赵州借得空生口,便自纵横师子吼。

问其佛性狗子无,问其甲子苏州有。

而今此口还空生,古佛依前成漏逗。

掀翻海岳觅知音,个个看来日中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