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邕州高教授二首(其二)

吏部无官可注员,诸生星散落三边。

君行回雁前头路,我上杜鹃无处船。

蜀越漫传分日雪,西南元自接风烟。

相思莫忘书绅句,长在舆衡与立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吏部没有官职可供任命,学生们分散到边疆各地。
你走在大雁之前,我却无法乘船去往杜鹃鸟栖息的地方。
蜀地和越地传说中每日都有雪降临,西南地区原本就与风烟相连。
相互思念时,别忘了在书卷上写下我们的诗句,让它们常驻在我们的心中,如同在车马仪仗和立身之处。

注释

吏部:古代官署名,负责官员的选拔和管理。
诸生:古代读书人,尤指应试者。
三边:古代泛指边疆地区,包括西北、东北和西南边陲。
回雁:秋季南飞的大雁。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厉,常象征离愁。
船:这里比喻前往某地的途径或方式。
漫传:广泛流传。
分日雪:形容雪下得频繁。
西南:地理方位,这里指诗人与对方所在的方向。
书绅句:在书卷上题写诗句。
舆衡:古代官车上的横木,引申为官位或仕途。
立前:前方,这里指心中或记忆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送别一位前往邕州(今广西南宁)任职的高教授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关切。

首联“吏部无官可注员,诸生星散落三边”,写出了当时吏部职位空缺,学子们纷纷散往边疆的情景,暗含了友人赴任的不易和时代背景。

“君行回雁前头路,我上杜鹃无处船”一句,以回雁和杜鹃为意象,寓言友人行程遥远,自己则如同杜鹃鸟般无处寻觅归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自己的孤独感。

“蜀越漫传分日雪,西南元自接风烟”描绘了友人所去之地的自然景象,暗示了路途艰险,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最后,“相思莫忘书绅句,长在舆衡与立前”提醒友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读书修身的道理,希望他在仕途上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邕州高教授二首(其一)

听说邕州暂驻航,有金如粟马如羊。

五千里地通中国,四十三州控大荒。

武事建时文未丧,化风宣处教无方。

朝家学校通南越,庆历诸公未易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其二)

问讯东嘉老紫薇,年来多病世人知。

坐亲红炭犹觞客,日饭黄芽未废诗。

左氏释经工定了,周官著论梦应衰。

西清眷眷君王意,欲唤申公草汉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章升之料院自鱼关还阙(其一)

忆侍先皇二紫宸,殿头亲见锁厅人。

画帘宫烛程书了,黄牒青袍拜赐频。

万使回朝天亦老,十年旅食梦如新。

当时学士今头白,却送郎君作近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章升之料院自鱼关还阙(其二)

此别迢迢更莫言,向来一别已茫然。

自从内使兰亭岁,直到东坡赤壁年。

吴下故人如见问,楚中狂士不须怜。

欲知病后食何药,三百篇和上下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