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吴子充周一之文德承李时明方信之王希舜集旅寓有感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除夕吴子充周一之文德承李时明方信之王希舜集旅寓有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感慨和对新年的展望。首句“一年忧喜今宵过”,概括了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既有忧虑也有喜悦,都在今晚的除夕夜悄然流逝。次句“两鬓风霜明日新”描绘出诗人面对岁月流转,自己鬓发已添白霜,新的一年又将带来新的面貌。

“书剑自怜多病客”流露出诗人的自我反思,感叹自己虽然手握书籍与剑,却因身体多病而无法施展抱负。然而,“江湖同是放歌人”又展现出诗人豁达的一面,即使身处逆境,仍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江湖中放声高歌,寻求心灵的慰藉。

“宫中烛映西山雪”以宫廷灯火映照西山雪景,象征着皇城的繁华与远方的宁静相对照,暗示诗人对朝廷生活的遥想与现实的对比。“笛里梅传上国春”则通过笛声中的梅花意象,传递出京城春天的气息,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

尾联“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想象未来某一天听到黄莺鸣叫时,不禁怀念起那些共度美好时光的旧友,但又不确定谁能一同共享这醉人的春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哲思。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初春夜同沈子文梁公实薛思素进士宗子相比部赋得声字

雪尽长风吹禁城,梅花零落此时情。

关河月暗迷鸿影,宫殿春寒涩漏声。

乱后骚人同百感,年来壮士苦长征。

樽前莫话边庭事,弹剑悲歌气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杨侍御按真定

君从淮海动威声,燕赵乘春复此行。

世事忧深持白简,天骄乱后惜苍生。

马经滹水鱼龙避,霜下恒山道路清。

遥夜乌啼何限思,坐看孤月度严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即事

和戎共拟静边声,抗疏谁当悉虏情。

燕地去秋曾几战,汉家今日更多兵。

春城雨后寒逾重,曙角风前怨未平。

直北烟尘时极目,乌鸢飞入亚夫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塞下三首(其二)

青山行不断,独马去迟迟。

宿雾开军垒,寒城见酒旗。

沙连天尽处,霜重日高时。

惨淡兵戈气,萧条榆柳枝。

乾坤疲战伐,将相系安危。

寄语筹边者,功名当自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