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玉树微寒,琐窗宿雨",以清冷的环境起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分明梦到闲庭宇",透露出主人公对往昔悠闲生活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感。接下来的"一重帘幕对西风",通过西风与帘幕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仿佛离人的思绪随风飘散,如同浮云般难以捉摸。
"离愁不断浮云去",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如同无尽的浮云般无法消解。"来雁惊秋,吟蛩向暮",借秋雁和夜间的蟋蟀声,增添了季节转换和时光流逝的感触,加深了思乡之情。"江乡景物还如许",写出了家乡景色依旧,但人事已非的感慨。
最后两句"几番残月又新霜,当时折柳人何处",以景结情,通过反复的月缺霜降,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谭献在清末动荡时期对于故园和亲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