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三首(其二)

石裂南山下,水结中河流。

莽莽北郭外,死骨聚如丘。

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裯。

宁知贵公子,丝竹宴朱楼。

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石裂南山下,水结中河流",形象地写出山石因寒冷而裂开,河水冻结成冰,展现冬季的酷寒。接下来的"莽莽北郭外,死骨聚如丘"则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暗示战乱或饥荒导致的死亡人数众多,尸骨堆积成丘。

诗人进一步通过"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裯",描述了贫苦百姓衣不蔽体的生活状态,与"贵公子,丝竹宴朱楼"形成鲜明对比,贵胄子弟在华丽的朱楼之上享受丝竹宴乐,过着奢华的生活。最后两句"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进一步描绘了贵族的奢华,他们还在冬天使用白羽扇和青羔裘保暖,与前文的贫寒景象形成强烈反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苦寒为背景,揭示了明朝社会的阶级分化和贫富悬殊,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不公现象的批判。

收录诗词(1611)

何景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号:白坡
  • 籍贯:又号大复山
  • 生卒年:1483~1521

相关古诗词

苦寒行三首(其三)

天风日夕厉,海水不扬波。

飞雪被千里,层冰白峨峨。

嗟汝穷阎人,无衣当奈何。

锦裘长安儿,白马鸣玉珂。

象弧插彫韔,射兽西山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塘上行

蒲生寒塘流,日与浮萍俦。

风波摇其根,飘转似客游。

客游在万里,日夕望故州。

鶗鴂鸣岁暮,蟪蛄知凛秋。

暑退厌絺绤,寒至思重裘。

佳人不与处,圆魄忽四周。

房栊凄鸣玉,纨素谁为收。

白云如车盖,冉冉东北浮。

安得云中雁,尺帛寄离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放歌行

天命谅靡易,富贵安足陈。

自昔慕豪胜,重义还轻身。

整辔逾巩洛,驱车入咸秦。

立观青云上,驰步要路津。

射策报明主,投书干大臣。

身为五侯客,家与七贵邻。

杯酒纵经过,冠盖罗逡巡。

顾盼生光彩,吹嘘借阳春。

各矜意气好,自比骨肉亲。

时事多变异,交道亦湮沦。

要盟等金石,弃掷同灰尘。

赤心不足恃,白头更如新。

归来嗜藜藿,偃仰随松筠。

始知葵槿甘,不若兰桂辛。

愿从白屋士,请谢玉堂宾。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雁门太守行

垒垒高山,莽莽代谷。

城边风起沙漠漠,城内惟闻奏胡乐。

太守下车,买牛息戈。陶民礼义,朝弦暮歌。

北历黄沙碛,南游白草原。

五马何秩秩,朱英导文轩。

嗟哉太守亦孔武,时时较猎西山下。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