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滞雨浓云黯不收,漕歌声动木兰舟。
星稀禁阙天初霁,水落长淮地始秋。
国计已随山共积,归心应与水争流。
山南后裔声名在,要识清朝有壮犹。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与壮志豪情。首联“滞雨浓云黯不收,漕歌声动木兰舟”以阴沉的天气和悠扬的漕歌起笔,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木兰舟的动行更添了几分不舍与哀愁。颔联“星稀禁阙天初霁,水落长淮地始秋”转而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初秋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寓意着人生旅程的不断前行。
颈联“国计已随山共积,归心应与水争流”表达了对友人肩负国家重任的敬意,以及对其归乡之心的深切理解。山与水的意象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山象征积累的国计民生,水则代表归心似箭的急切之情。尾联“山南后裔声名在,要识清朝有壮犹”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家族背景和忠诚于朝廷的决心,预示着即使在归乡之后,他仍会保持壮志雄心,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的赞美。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寝树寒声起夜飔,载闻清庙有歌辞。
鼎湖已逐群龙化,周驭空传八骏骑。
千古山川神陟地,三年祥禫礼成时。
微臣亦抱劬劳恨,万事伤心忍赋诗。
苍茫正合尘中眼,缥缈真乘水上舟。
江月海云疑是梦,画图诗卷坐消忧。
沙边细浪随鸥鸟,树里青山入柁楼。
行尽驿亭三百里,五更风急住滩头。
片帆轻舸发沧州,野树离离散不收。
两地伤心河上草,一灯残梦渚西楼。
尘生晓市人烟集,雾拥春城水气浮。
我欲凭高问归雁,潇湘何处可维舟。
高台欲上雨濛濛,虎踞龙盘在眼中。
万古青山还洛下,一丘黄壤自江东。
谢公着屐何曾到,梁武谈经亦已空。
好是五陵歌酒地,年年芳草恨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