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临江仙》是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记得东华同下马”,以“东华”点明地点,暗示曾经的繁华与热闹,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时代,与友人一同策马而来的情景。接着“红墙三道门开”,红墙与开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宏伟的建筑风格,也隐含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
“而今桥上起苍苔”一句,将时间的流转展现得淋漓尽致,桥上的青苔生长,象征着岁月的更迭,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接下来“当年簪笔处,此际少人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空的变迁,昔日的繁忙之地如今却鲜有人迹,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失落。
“闻道滇南旌旆去,回头天上楼台”两句,将思绪从眼前的景象拉远,联想到遥远的滇南,旌旗飘扬,楼台高耸,似乎在诉说着另一个时空的故事。这里的“天上楼台”既指现实中的建筑,也暗喻心中的理想与追求,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觚棱晓日紫烟佳。韦丹观察使,遗爱在天涯。”以“觚棱晓日紫烟佳”描绘了一幅晨光初照、紫烟缭绕的壮丽景象,象征着美好的开始与希望。韦丹观察使的典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韦丹在任期间留下了深刻的政绩与美好的名声,他的事迹如同星辰般照亮了历史的长河,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这句“遗爱在天涯”表达了对韦丹及其精神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德传承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理想的憧憬,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