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椽

数椽茅屋傍林塘,幽似山僧独住房。

夜静只凭猿守宅,昼闲时有鹤升堂。

旋收落叶供茶爨,细捣枯花作印香。

书册满床诗满橐,别无生计亦何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脱俗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独特魅力。

首句“数椽茅屋傍林塘”,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一座依山傍水、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简陋茅舍,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下来,“幽似山僧独住房”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处居所的清幽与隐逸,仿佛是山中僧侣的栖息之所,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

“夜静只凭猿守宅,昼闲时有鹤升堂”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猿和鹤以守护与陪伴的角色,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猿的夜守与鹤的昼访,既是对环境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主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体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旋收落叶供茶爨,细捣枯花作印香”则展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之美的细心捕捉与利用。通过收集落叶作为煮茶的燃料,捣碎枯花制成香料,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感恩,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品味与追求。

最后,“书册满床诗满橐,别无生计亦何妨”两句,点明了诗人的精神世界。满床的书册与满橐的诗句,象征着丰富的知识与创作的热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在这样的生活中,即使没有其他谋生手段,也足以自得其乐,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富足的追求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09)

许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 号:梅屋
  • 生卒年:?~1249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为僧

知心朋友云霄里,三尺官绫取不难。

禅衲乍披身愈瘦,儒冠新脱顶微寒。

数编诗稿聊收起,一藏经文旋取看。

惟我尘缘推不去,萧萧华发倦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地炉

穴地为炉了一寒,肉屏毡帐任无缘。

晨烧树下沾霜叶,夜煮山头泻月泉。

已借阳和归故絮,更分光焰到残编。

百年贫富灰埃尽,荒冢累累野烧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雪

东风吹雨作花飞,寒勒芳程几日迟。

惟有庭前老梅树,谢渠添补落残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挽沈晏如

不信诗人一例穷,如公半世又成空。

湖边便欠寻梅友,篱下应无采菊翁。

雪片堆平闲药灶,雨声敲碎旧渔篷。

墓铭吟稿儿封寄,血泪斑斑浣纸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