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潼关会》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通过"单马潼关会,阿瞒来送虏",我们可以想象曹操(阿瞒是曹操的小名)亲自到潼关迎接敌军的情景。诗人感慨道,虽然未能达成预期的胜利("不恨事无成"),但他遗憾的是行动不够勇猛("但恨事不武")。
接着,诗人以马将军为焦点,赞誉其英勇过人,"力能捉曹公,眼当空许褚",将马将军的力量和胆识与三国猛将许褚相提并论,展现了其非凡的战斗力。最后,诗人以"英雄成败常有幸,舞阳杀人十四五"收尾,暗示英雄的成功往往带有偶然性,而舞阳(可能是某位将领或刺客)的十四五个杀人的故事,也暗示了战争中的残酷与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一个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也融入了对英雄命运的沉思,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