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秋色从西来

佳色苍然至,遥观素节秋。

暑刚消北院,凉恰度西楼。

珠露金方降,罗云兑象浮。

高梧惊叶落,大火验星流。

景自斜阳送,权宜赤帝收。

烟霏天阔处,望去最清幽。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色从西方缓缓而来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色彩变化和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

首句“佳色苍然至,遥观素节秋”点明了秋天的到来,以“佳色”形容秋天的景色,用“苍然”描绘出秋天特有的深沉色调,通过“遥观”和“素节”(素净的时节)营造出一种远眺秋色的意境。

接下来的“暑刚消北院,凉恰度西楼”两句,通过对比夏日与初秋的温度变化,形象地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北院的暑气刚刚消散,而西楼的凉意恰好到来,这种微妙的温度差异,正是秋天特有的气候特征。

“珠露金方降,罗云兑象浮”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如同珍珠般晶莹,而天空中的云彩则呈现出各种形态,仿佛是大自然的奇妙画卷。这里运用了“金方”和“罗云”这样的词汇,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高梧惊叶落,大火验星流”两句,通过观察高大的梧桐树落叶和观测天上的星辰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梧桐叶落是秋天的标志,而“大火”(心宿二,夏季大火星)向西移动则是夏去秋来的天文现象,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秋天的自然景象。

“景自斜阳送,权宜赤帝收”表达了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以及对夏天的告别。夕阳的余晖如同送别夏日,而“权宜赤帝收”则意味着夏天的结束,秋天的正式到来。

最后,“烟霏天阔处,望去最清幽”总结了整个画面,描绘了一个广阔而宁静的天空,远处的景色显得格外清幽。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赞美,也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捕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

朱晓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七月食瓜

大火西行日,豳风正食瓜。

摘来偏带露,捧去欲流霞。

色借金刀剖,香盛玉碗斜。

琼浆原可拟,冰液讵堪夸。

味许烹葵共,甘逾啖蔗嘉。

镇心曾藉尔,书味更无加。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赋得停车坐爱枫林晚

遥望寒山里,凝霜爱晚枫。

车停由涧北,林老见崖东。

一带横秋色,千村拟日烘。

凝眸嘶马上,赏景夕阳中。

艳与群英异,娇堪二月同。

雁来寒意满,烂漫正和融。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赋得寒菜一畦

植得家供菜,青观满日寒。

园中风景老,畦内嫩痕攒。

摘向疏篱密,排来小亩宽。

关心生甲叶,屈指计辛盘。

匝地凭霜炼,分丛浥露漙。

斓斑朝夕给,庾子正怡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赋得定有咏花人

破腊传春信,端邀客咏花。

频看高士瘦,定有雅人夸。

庾岭枝初发,罗浮兴倍赊。

巡檐须自撚,击钵手频叉。

玉蕊含霜艳,珠玑落纸华。

几回深雪里,好句欲笼纱。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