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谪仙问月》由明代诗人陈炜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谪仙在沉香亭北,面对云和之乐,独奏清平第二曲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谪仙的孤独与超凡脱俗,还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
首句“沉香亭北奏云和”,以沉香亭为背景,云和之乐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沉香亭,常与文人雅士的聚会相联系,云和则象征着高雅的艺术表演,两者结合,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艺术与文化气息的空间。
次句“独数清平第二歌”,点明谪仙正在演奏的曲目,同时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独特。清平第二歌,既是对音乐的描述,也是对谪仙内心世界的投射,显示出他在音乐中寻求自我表达与情感释放的渴望。
第三句“何事夜郎流不返”,借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夜郎自大,这里暗指谪仙虽才华横溢,却因某种原因被贬谪或流放,表达了对谪仙命运的同情与思考。这一句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谪仙为何会远离繁华、流落他乡的追问,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思考空间。
最后一句“又持杯酒戏嫦娥”,以浪漫的想象收尾,谪仙手持酒杯,与月宫中的嫦娥嬉戏,既是对谪仙超凡脱俗形象的刻画,也是对其内心世界自由、无拘无束状态的展现。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幻想,展现出谪仙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谪仙问月》通过谪仙在沉香亭北的音乐演奏,以及与月宫嫦娥的互动,构建了一个既富有艺术魅力又蕴含哲理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命运、自然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