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挽泰和萧隐君

生在华屋处,终复委山冈。

百年谁能持,人命若朝霜。

眷言怀君子,零泪空沾裳。

平生有壮志,一旦异存亡。

惨悽岁方晏,祖载发中堂。

潜寐黄泉下,仰视白日光。

欲归路无因,四顾何茫茫。

茫茫终何之,封树已荒凉。

北风声正悲,飞乌绕树翔。

自古皆有然,哀哉亦何伤。

吾欲竟此曲,长叹不成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乔新为悼念友人萧隐君所作的挽歌。全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生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生在华屋处,终复委山冈”,点明了逝者一生的起始与最终归宿,华屋象征着富贵与荣耀,山冈则代表了死亡与寂灭,对比鲜明,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百年谁能持,人命若朝霜”两句,以“百年”与“朝霜”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易逝,如同晨露般脆弱,难以持久。

“平生有壮志,一旦异存亡”揭示了生前的理想与抱负,与死亡的突然降临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生命的无奈。

“惨悽岁方晏,祖载发中堂”描绘了悼念仪式的凄凉场景,岁末的寂静与家族的哀痛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浓厚的悲伤氛围。

“潜寐黄泉下,仰视白日光”通过想象逝者安息于地下的情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欲归路无因,四顾何茫茫”表达了生者对逝者无法再见的遗憾与迷茫,四面八方的空旷与茫然,象征着生死之间的隔阂与不可逾越的距离。

“茫茫终何之,封树已荒凉”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归宿的疑问与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封树荒凉的景象,既是自然界的变迁,也是对逝者墓地的描述,蕴含着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消逝的深刻感慨。

“北风声正悲,飞乌绕树翔”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渲染哀愁,北风的悲鸣与乌鸦的盘旋,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凄美,也象征着哀悼的氛围与对逝者的怀念。

“自古皆有然,哀哉亦何伤”以历史的视角审视生死,指出这是自古以来的常态,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接纳与对哀伤的释然。

“吾欲竟此曲,长叹不成章”表达了诗人想要完整表达哀思却难以成文的复杂心情,既是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生命哲思,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挽徐佥宪父母(其一)

澄潭嘉遁处,云树蔼幽居。

岁歉频捐粟,邻争每赴闾。

春归云榻冷,月落夜台虚。

竁刻中郎笔,文光照故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徐佥宪父母(其二)

静庄钟懿质,窈窕播徽音。

象揥无娇习,熊丸见苦心。

断机蛛缀密,荒砌藓痕深。

绣豸焚黄日,愁听陟屺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夜坐感怀

独坐无谁语,寒灯伴寂寥。

敝衾愁夜卧,疲马怯晨朝。

往事嗟何及,新忧郁未消。

何当解尘鞅,泉石自逍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挽张贡士纪

之子南州彦,观光到日边。

未承黄屋问,遽作赤城仙。

尘暗呈亲卷,云寒坐客毡。

阿咸扶旅榇,归路泪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