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与友人共话竹林茅舍之景的画面。诗人以“簪绂”、“结茅”、“深竹”、“秋阴”、“寒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通过“知子久乐閒”、“无心慕荣禄”,表达了对朋友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而“予本林壑人,平生寡羁束”则流露出诗人自身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欲因风雪夕,来拟联床宿”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享风雪之夜,加深友谊的愿望。“为问捧简时,何如此幽独”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此刻的孤独之美,以及与朋友相聚的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和友情的向往与珍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精神境界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