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歙溪用老杜诗青惜峰峦过为韵(其二)

溪山美有馀,自古神仙宅。

筑室隐宣平,题诗来李白。

至今负薪人,间是餐霞客。

不向此寻真,飘蓬端可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仙风道骨交织的画面,通过对溪山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代神仙居所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溪山美有馀”,开篇即以赞美之词描绘了溪流与山峦相映成趣的自然美景,暗示了此处的环境之宜人,为后续的隐逸生活提供了理想的背景。接下来,“自古神仙宅”一句,将此地与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所联系起来,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激发了读者对于隐逸生活的遐想。

“筑室隐宣平,题诗来李白”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在此地建造居所、隐居生活的情景,并巧妙地引用了李白的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通过李白这一历史人物的加入,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文学性。李白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因此,这里的引用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呼应,也是对诗人内心追求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至今负薪人,间是餐霞客”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中的劳作(负薪)与传说中的仙人生活(餐霞),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的“负薪人”代表了平凡的现实生活,而“餐霞客”则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最后,“不向此寻真,飘蓬端可惜”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心灵归宿的遗憾。这里的“寻真”既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寻,也是对内心深处真正自我认同的探索。“飘蓬”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或无奈。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7)

胡舜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州绩溪(今安徽绩溪)人,胡仔之父。大观三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御史、集英殿修撰、庐州知府、广西经略使,为秦桧恶,受诬下狱死

  • 籍贯:晚年自号三山老
  • 生卒年:1083~1143

相关古诗词

泛歙溪用老杜诗青惜峰峦过为韵(其三)

万山回合处,葱郁钓台峰。

道义高千古,簟瓢敌万钟。

羊裘甘寂寞,凤阙肯从容。

勿谓狂奴态,清风激懦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泛歙溪用老杜诗青惜峰峦过为韵(其四)

草木纷纷落,江山正薄寒。

云藏桐子宅,波急沈郎滩。

回首家林远,多愁革带宽。

青枫知客恨,涂血点林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泛歙溪用老杜诗青惜峰峦过为韵(其五)

观山如走马,倏忽千群过。

水从云际来,舟疑天上坐。

羁孤猿失群,往复蚁旋磨。

五韵写中肠,悲词成楚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个]韵

秉烛赏梅

蜡烟青绕雪培堆,神女疑乘香雾来。

绰约仙姿明醉眼,横斜疏影入樽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