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引逸诗

昔吾有先正。共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

庶民以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相彼盍旦。尚犹患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领导者治理国家的期望与担忧。开篇提到“昔吾有先正”,意指从前我们的祖先教导过我们,强调了领导者的智慧和清明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共言明且清”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智慧和清明是国家安宁、城市繁荣和民众生活富足的基础。

接着,“国家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这三句描绘了在清明的领导下,国家得以安定,城市得以建立,民众得以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然而,随后的“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则提出了一个警示:真正的领导者应当亲自参与治理,而非仅仅依赖他人,否则最终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最后,“相彼盍旦。尚犹患之。”这里通过对比,指出即使在盛世之下,也有人担心领导者的不当行为会导致百姓的劳苦。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警醒,强调了领导者的责任和民众福祉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清明政治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30)

无名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管子》引逸诗

鸿鹄将将。

形式: 四言诗

《墨子》引周诗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

形式: 四言诗

《墨子》引逸诗

必择所堪。必谨所堪。鱼水不务。陆将何及。

形式: 四言诗

《荀子》引逸诗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国有大命。

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凤凰秋秋。其翼若干。

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长夜慢兮。

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

何恤人之言兮。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

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墨以为明。

狐狸而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