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蒙训分教弋阳

明珠产合浦,奇璞出蓝田。

士生礼义门,由来端且贤。

曾氏吾同里,诗书奕世传。

科名起特达,赫赫光后先。

之子禀赋异,秀质何娟娟。

少小服家训,一志勤简编。

插架皆手泽,旦夕侍钻研。

致恭闾曲间,出入恒颛颛。

名达部使者,荐上吏部铨。

天子试文辞,挥毫玉陛前。

擢佐百里教,往分博士筵。

维时七月中,芙蓉秋满川。

驱车出潞滨,问买江南船。

弋阳几日至,定及黄花鲜。

训迪敦表率,荐祀致精虔。

劲翮在远霄,宁当久翾翾。

功行贵及时,无为孤盛年。

流光逝不处,伫聆清誉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此诗《送曾蒙训分教弋阳》是明代文学家杨士奇所作,以送别友人为背景,展现了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

首句“明珠产合浦,奇璞出蓝田”,以合浦的明珠和蓝田的奇石比喻友人的非凡才能与独特品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接着,“士生礼义门,由来端且贤”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出身于礼仪之家,自幼便展现出端庄与贤良的品性。

“曾氏吾同里,诗书奕世传”点明了友人与诗人同乡,家族世代传承诗书学问,为友人的才学渊源做了铺垫。“科名起特达,赫赫光后先”赞扬友人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就显著,为家族乃至社会带来了荣耀。

“之子禀赋异,秀质何娟娟”是对友人天赋异禀、气质高雅的直接描述,凸显其与众不同的魅力。“少小服家训,一志勤简编”表明友人自幼便遵循家训,勤奋学习,对书籍充满热爱。

“插架皆手泽,旦夕侍钻研”描绘了友人家中藏书丰富,自己亲手整理,日夜不辍地研究学习的情景,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追求。“致恭闾曲间,出入恒颛颛”则展示了友人不仅在家中勤奋,也注重在邻里间保持恭敬的态度,出入都显得庄重。

“名达部使者,荐上吏部铨”说明友人因其才华被推荐至更高职位,即将踏上仕途。“天子试文辞,挥毫玉陛前”描述了友人在皇帝面前展示文采的场景,表现了其才华横溢。“擢佐百里教,往分博士筵”则是对友人被任命为地方教育官员,参与学术交流的肯定。

“维时七月中,芙蓉秋满川”以季节变换为背景,象征着友人即将离开,前往新的环境。“驱车出潞滨,问买江南船”描绘了友人启程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不舍。“弋阳几日至,定及黄花鲜”预示着友人将很快到达目的地,迎接新的生活。

“训迪敦表率,荐祀致精虔”表达了友人在新任职位上的责任与使命,强调了其作为榜样和祭祀者的角色。“劲翮在远霄,宁当久翾翾”以鸟儿飞翔为喻,寓意友人应追求高远的目标,不应局限于眼前的小事。“功行贵及时,无为孤盛年”鼓励友人把握时机,珍惜青春岁月,不要让才华埋没。

最后,“流光逝不处,伫聆清誉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声誉的期待,希望友人能留下美好的名声,成为后世传颂的对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与品德,又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题画送陈景茂归金华

孟冬寒气肃,霜叶坠纷纷。

把酒别故人,含情睇征轮。

忆子初升时,永乐第二春。

简入丝纶阁,一见心相亲。

于时几务殷,旦夕翰墨勤。

开口见肺肝,躬劳迈群伦。

两京三十载,恭事四圣君。

方来未壮龄,鬓毛忽成银。

幡然辞宠禄,归偶击壤民。

失足遇一跌,观过知其仁。

平生恻怛心,倾家振饥贫。

九重嘉行义,自天荣命新。

万里谢彤庭,兴逐南飞云。

峨峨金华山,流泉下潾潾。

梧竹荫我屋,白石为我邻。

于兹坐閒逸,超超绝尘氛。

重晤当何时,安常以自珍。

形式: 古风

送杨礼郎中还南京

季夏当炎熇,时雨集行潦。

宛宛晴莺鸣,空埃净于扫。

子来未几日,告归一何早。

爱子闽山秀,襟宇清皓皓。

诗书出桥门,瑞玉出文缫。

峨峨天官属,最绩屡书考。

子家贤伯兄,勋庸四朝老。

所重同气良,相见心倾倒。

连床夜听雨,方兹豁离抱。

晨起复暌违,中怀增懆懆。

我亦惇同宗,交情久逾好。

聚合焉可常,仳别未足道。

敬身誉所兴,崇饮匪自保。

相期南山柏,苍翠拂穹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慈节堂诗

桓桓萧将军,秉义奋英武。

提剑雄万夫,委身报明主。

于时羽林孤,未龀恸何怙。

鞠育兼训教,劬劳仰慈母。

母抱金石志,矢天与天语。

惓惓未亡人,肯愧黄泉下。

诏下录功勋,遗忠上天府。

寡稚沐宠恩,棨戟光门户。

鹤发寿且康,珠翟明翠羽。

儿大八尺躯,卓卓挺禦侮。

操廉赞雄藩,言言浙江浒。

入门祗奉养,出门饬师旅。

一心君与亲,夙夜怀靡盬。

惟患忝所生,讵辞躬勤苦。

令德萃一堂,肇光自贤父。

闻之谩成咏,用示观风者。

形式: 古风

送王希积训导归西昌

子家县城西,我家县城东。

两家世婚媾,况复文献风。

我生甫十年,时节诣王氏。

所重先代交,肯耻遗孽子。

王氏两尊翁,颙昂众具瞻。

长翁春阳煦,次翁秋霜严。

矜我故人孙,每见垂接诱。

或頫摩其颠,或引执其手。

随事赐诲教,不间精与粗。

亦或厉颜色,绳过及砭愚。

我稍辨路蹊,两翁厌尘世。

老成一凋亡,如矇迷所逝。

后来琼台公,亦得承切磋。

终焉聚时少,不如别日多。

中岁仕京华,而翁亦继起。

同在玉堂署,还同职文史。

同心奉四圣,两京三十春。

出入常相比,居止常相邻。

有酒相劝酬,有诗相赓咏。

襟怀同一清,冰雪炯相映。

众星不逮旦,松柏见严冬。

向来亲好人,存者两衰翁。

王氏森佳儿,玉树照庭庑。

顾我独何为,忧煎迫心苦。

子出自昆冈,佩服书与诗。

他乡屡邂逅,无几辄乖离。

朝家有大事,匍匐万里至。

因遂跻高堂,觐省慰亲意。

十月蓟北寒,朔风断河流。

岂不恋侍下,公程迫难留。

我具斗酒酌,送子即远道。

追惟子先祖,中怀惄如捣。

峨峨邑黉宫,诜诜于子师。

问学资其求,言动表其仪。

才器之所成,必出良模范。

子家崇庆守,前矩犹可鉴。

为教在立本,致道而笃行。

逝川苟不息,沛然达沧溟。

坦坦白龙洲,湜湜金鱼浦。

庶闻百里间,士习追邹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