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根片石久模糊,图记应须考国初。
欲识番山真面目,至今东北号清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神秘。"城根片石久模糊"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意境,城墙下的石头因年华的侵蚀而变得模糊不清,这里暗示着历史的痕迹正在消失。"图记应须考国初"则是在强调对往昔历史的探究和回忆之必要性,似乎在呼吁人们寻找那些早已被尘封的记忆。
而接下来的"欲识番山真面目,至今东北号清虚"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以番山为代表)的探求与崇敬。这里的"番山"不仅是一处地理实体,更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意义。而"至今东北号清虚"则是在描绘一个空灵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象,"清虚"二字塑造了一种超脱尘世、澄明无染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自然,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缅怀之情,也表达了对于永恒不变的自然美的向往。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炼,是宋代词风的一种体现。
不详
半天缥缈认飞翚,一柱轮囷几十围。
绝顶五更铃共语,金鸡风转片帆归。
见说刀圭已解仙,宁须丹灶半人间。
葛翁本是求勾漏,何意南来访此山。
万山衮衮尽东来,高处犹存百尺台。
回首旧时张乐地,一杯重与酹苍苔。
真珠市拥碧扶阑,十万人家着眼看。
独恨登临最高处,举头犹不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