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舟中(其一)

一水连吴楚,长天接海滨。

湖浮城作岸,波涌月随人。

寺壁谁留画,桃源莫问津。

中流频击楫,感慨百年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丁尧臣的《高邮舟中(其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句“一水连吴楚”,展现出河流的壮阔,将吴地与楚地相连,空间感十足。接下来的“长天接海滨”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将天空与水面相接,暗示着开阔的江海景象。

“湖浮城作岸,波涌月随人”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舟行湖上的动态美,湖面如镜,城影倒映,波光粼粼,月亮似乎也随着船行人的移动而摇曳。画面生动,富有诗意。

“寺壁谁留画,桃源莫问津”则转向了历史与想象的结合,暗示着舟行者对古老传说和艺术的探寻,但又隐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执着。

最后,“中流频击楫,感慨百年身”表达了诗人身处舟中的深沉感慨,击楫的动作寓示着决心和壮志,而“百年身”则让人感受到时光荏苒,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以景抒情,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生之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

丁尧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邮舟中(其二)

天连湖水碧,远树隔村微。

征雁几行急,秋风何处归。

波摇帆影活,云带夕阳飞。

多少间鸥鹭,应怜作客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隐居

四围岚翠锁烟萝,结得茅庐傍涧阿。

地僻不嫌人迹少,树深祇觉雨声多。

摘将松子烹新茗,采取兰茎补绿蓑。

几度光阴浑不记,窗前日月自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阿房

百里骊山一炬焦,劫灰何处认前朝。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弃妇吟

女子惮远适,临别常依依。

忆昔妾来此,掩泪牵母衣。

朝别父与母,夕见姑与舅。

区区一寸心,生死为君妇。

采桑起执筐,洗手归作羹。

三岁靡室劳,归宁且未遑。

归宁且未遑,嗣君适远道。

晨昏贱妾侍,颇谓妇窈窕。

吁嗟泰山阿,长松萦女萝。

吁嗟彼何人,中乃施斧柯。

东家有贤女,鸳鸯新结侣。

人生实有命,伤余何妒女。

木落无还枝,妇弃无还期。

但祝舅姑寿,妾请从此辞。

念君隔两地,思君落双泪。

妾去君心伤,愿君遣情累。

褰裳登长途,回首见小姑。

小姑哽不语,无力回嫂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