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十二兄五首(其三)

崎岖谪仙人,豪放一寓酒。

平生韩荆州,未识意已厚。

幕府强辟召,此例未见有。

书币入吾庐,鞍马望陇首。

出处计已熟,不复讯交友。

南山别何时,气尚若酣酎。

筹策屈大才,谈笑诛小丑。

戍角断落梅,羌笛起折柳。

将军意未快,战士骨已朽。

请公入参谋,可用和戎不。

形式: 古风

翻译

崎岖之路中,谪仙人饮酒豪放。
一生敬仰韩荆州,虽未谋面情谊深重。
官府强力征召,如此盛举实属罕见。
礼物送到我家,他骑马远望陇地头。
去留计划已定,不再询问亲朋好友。
南山离别在即,心中情绪如醇酒浓厚。
运筹帷幄,你才华出众,谈笑间能除恶务尽。
冬夜戍楼角声,羌笛吹响折柳曲。
将军志向未酬,战士却已化为尘土。
请你共商国事,是否可行以和为贵?

注释

崎岖:山路不平。
谪仙人:李白自比的仙人。
韩荆州:指韩朝宗,唐代名臣。
厚:深厚。
幕府:古代官署。
辟召:征召。
书币:书信和礼物。
庐:居所。
陇首:边关之地。
讯:询问。
南山:泛指远方。
酣酎:浓烈的酒。
筹策:策略计划。
屈:使...屈服。
戍角:守卫的号角。
羌笛:西北民族的乐器。
将军:泛指军事领袖。
战士:士兵。
参谋:出谋划策。
和戎:和平解决争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豪放的仙人在崎岖的环境中独自享受酒宴,表达了对往昔友人的怀念和当前境遇的无奈。诗中的“韩荆州”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他与诗中的“我”有着深厚的情谊,但现在却无法相见。这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面对现实孤独境遇的感慨。

“幕府强辟召”一句,显示了诗人被迫接受官职的无奈,而“书币入吾庐”则表明他已经开始准备上任,但心中对于往昔交友之情仍旧牵挂。诗中的“南山别何时”提及的是与朋友告别的情景,通过“气尚若酣酎”来形容那份依稀的豪迈气概。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只能屈服于世俗的小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将军意未快,战士骨已朽”显示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影响。而最后,“请公入参谋,可用和戎不”则是诗人希望能够被召入军中为国效力,但却又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在战场上发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怀旧情以及对于时局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英雄事业的渴望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欲望。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和十二兄五首(其二)

伯也今代豪,嗜诗如嗜酒。

赋多转遒劲,语老愈深厚。

尘言删不存,妙句元自有。

白华忽补亡,关睢不为首。

埙篪起兄弟,珠玉到朋友。

吟咏九日菊,沉酣八月酎。

搜剔发清新,联翩杂奇丑。

详味吁谟章,用意过杨柳。

但使身愈穷,未信名可朽。

不知造物意,令作清庙不。

形式: 古风

和十二兄五首(其一)

渊明诗百篇,无一不说酒。

四顾宇宙间,独与此物厚。

子云苦家贫,日给或亡有。

艰难识奇字,草玄至白首。

时时载酒来,尚乃好事友。

吾兄斯人徒,性亦嗜醇酎。

宁知俗士嫌,益觉儿女丑。

孰云醉无度,婉婉春月柳。

区区布肉论,迟速同一朽。

但看古圣贤,得如饮者不。

形式: 古风

和江子我竹夫人

黄藤白簟倦呼卢,高卧南窗示楷模。

郭芍药情元最密,郑樱桃迹近相疏。

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年得异书。

晚向禅房陪杖屦,清秋霜霰意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