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二十三)

前朝无限贵公卿,后世徒能记姓名。

唯此天津桥下水,古今都作一般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过去的朝代里那些显赫的官员们
后人只能记住他们的名字罢了

注释

前朝:古代的朝廷。
贵公卿:地位显赫的官员。
后世:后代。
徒:仅仅。
记:记住。
姓名:名字。
唯:只有。
此:这。
天津桥:历史上的地名,可能指洛阳天津桥。
下:下面。
水:流水。
古今:从古至今。
都:全部。
作:成为。
一般声:同样的声音,这里比喻永恒不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二十三)》,主要通过对前朝贵公卿的感慨,表达了历史变迁中个人名利的短暂与无常。诗人以天津桥下的流水为喻,指出无论过往的权贵如何显赫,他们的事迹在时间长河中都化为相同的流水声,寓意着无论朝代更迭,唯有自然永恒,人事如梦。这种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物是人非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二十二)

隋唐而下贵公卿,近世风波走利名。

借问天津桥下水,当时湍急作何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二十一)

着身静处观人事,放意闲中鍊物情。

去尽风波存止水,世间何事不能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二十)

绕堤杨柳轻风里,隔水楼台细雨中。

酒放半醺重九后,此时情味更无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十九)

三千里外名荒服,一百年来号太平。

争似洛川无事客,何须列土始为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