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感怀

秋月偏惊客,津门独夜看。

霜砧催冷入,玉笛惜更残。

燕市论心少,吴天望远难。

买愁拼一醉,中酒薄衾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夜感怀》,由清代诗人秦寅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夜晚于津门处观赏秋月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秋月偏惊客”,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诗人身份,秋月的清冷与孤寂触动了旅人的思绪,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津门独夜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的状态,身处异乡,只能独自面对夜色中的月亮,这种孤独感更加深了诗人的感慨。

“霜砧催冷入,玉笛惜更残”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霜砧(捣衣声)和玉笛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霜砧的声音让人感到寒冷,而玉笛的旋律则令人惋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燕市论心少,吴天望远难”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在燕市(指北方城市)和吴天(指南方天空)之间徘徊的人,暗示了他内心对于远方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燕市论心少,意味着在北方的城市里,能够倾诉心事的朋友不多;吴天望远难,则表达了在遥远的南方天空下,想要实现远大理想却难以如愿的心情。

最后,“买愁拼一醉,中酒薄衾寒”两句,诗人选择借酒浇愁,试图在醉酒中暂时忘却忧伤,但即使在酒意中,也无法完全驱散内心的寒冷。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与痛苦,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位旅人在异乡面对孤独、时光流逝、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

收录诗词(3)

秦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岩

屐痕来往白云边,路转松风散晓烟。

檐漏未醒高士梦,斋钟参得美人禅。

群山拱揖晴光迥,万壑迂回翠色连。

惆怅琴台旧时事,忽惊梅候已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哭弟

形影相依四十年,一朝分手泪潸然。

曾无半语留身后,忍见孤儿恸膝前。

家计支吾看自守,文章辛苦向谁传。

得亲含殓犹疑梦,风雨连床昨共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闲居

东舍西邻尽筑场,一林乌桕半含霜。

床前月色白添冷,厨下炊烟青带香。

酒是压茅犹未熟,羹名糁玉喜初尝。

白衣久寂王宏使,松菊由他三径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自题小影

郊岛秋深倍泬寥,微云山下旧渔樵。

平生雅爱陶元亮,只耸吟肩怕折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