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开残桃李春方到。谁送东风早。杖藜幽径踏馀花。

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迢迢云水横清浅。

不遣愁眉展。数竿修竹自横斜。

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年华的感慨。

“开残桃李春方到”一句,设定了季节背景,春天已经到来,但桃李之花尚未盛开,或许只是初现端倪,这种半开不开的状态增添了一份生长的动态美。

“谁送东风早”则是对自然界中不可见力量的提问,东风作为春天的象征,它轻柔地吹拂着大地,却又似乎有意无意地促进了万物复苏。这不仅描绘了景色,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杖藜幽径踏馀花”中,诗人用“杖藜”形容手中的拐杖,用以表达自己行走在这条幽静的小路上,脚下是已经凋零的花瓣。这不仅描绘了景象,更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一句,则直接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面对着茂密的树荫和尚未成熟的果实,诗人不禁发出对时间的疑问,这些生长中的植物似乎在提醒他,生命正在不断前进。

“迢迢云水横清浅”一句,通过对山川湖泊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这里的“不遣愁眉展”则是说尽管心中有愁,但面对这如画的风光,也难免让人心情舒畅,愁绪渐散。

“数竿修竹自横斜”写出了竹林的景象,诗人用数字“数”来形容竹子的数量,而“竿”则是竹子的计量单位,这里的“横斜”则展示了竹子生长的姿态,或许在风中微微摇曳。

最后,“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一句,诗人通过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归属感和安稳感。这里的小窗朱户构成了一个温馨且熟悉的场景,给人以家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一)

广寒蟾影开云路。目断愁来处。菊花轻泛玉杯空。

醉后不知星斗、乱西东。今宵入梦阳台雨。

谁忍先归去。酒醒长是五更钟。

休念旧游吹帽、几秋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

西郊追赏寻芳处。闻道冲寒去。雨肥红绽向南枝。

岁晚才开应是、恨春迟。天涯乐事王孙贵。

花底还君醉。有人风味胜疏梅。

醉里折花归去、更传杯。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鹊桥仙

靓妆艳态,娇波流盼,双靥横涡半笑。

尊前烛畔粉生光,更低唱、新翻转调。

花房结子,冰枝清瘦。醉倚香浓寒峭。

雏莺新啭上林声,惊梦断、池塘春草。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瑶台第一层(其一)

宝历祥开飞练上,青冥万里光。

石城形胜,秦淮风景,威凤来翔。

腊馀春色早,兆钓璜、贤佐兴王。

对熙旦,正格天同德,全魏分疆。荧煌。

五云深处,化钧独运斗魁旁。

绣裳龙尾,千官师表,万事平章。

景钟文瑞世,醉尚方、难老金浆。庆垂芳。

看云屏间坐,象笏堆床。

形式: 词牌: 瑶台第一层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