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玉纤风透秋痕。凉与素怀分。

乘鸾归后,生绡净剪,一片冰云。

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

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

形式: 词牌: 极相思

翻译

纤细的手指感受到秋意的痕迹,凉意与内心的纯洁相互交织。
乘坐鸾鸟归来后,她用纯净的生丝裁剪出一片如冰晶般的云彩。
心中的思绪如同孤山春梦,每当回忆起来,依然触动诗人的灵感。
水清澈,月光寒冷,香气消散,身影孤单,她独自站在黄昏中。

注释

玉纤:形容女子纤细的手指。
素怀:纯洁的心境。
乘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这里指仙子或贵妇出行。
生绡:未漂煮过的细薄丝绸。
孤山:杭州西湖边上的名胜,常用来象征隐逸或孤独。
诗魂:诗人的灵感或创作的灵魂。
香消影瘦:形容香气消失,身影消瘦,形容女子的憔悴。
黄昏:一天中的傍晚时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极相思》。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怀念。

“玉纤风透秋痕。凉与素怀分。”开篇两句,通过对玉兰花在秋风中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清冷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和淡淡的忧伤。

“乘鸾归后,生绡净剪,一片冰云。”这里的“乘鸾”意指仙侣乘凤凰而来,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而“生绡”、“净剪”则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作者在织布时的心境,每一缕丝线都像是心头的一根冰冷的云。这些意象交织出了一幅高洁而又孤寂的画面。

“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这两句通过对“心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春天的梦想和回忆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割舍,而这种情感又如同诗中未尽的话语,总是让人欲言又止。

“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末尾三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清澈的水面、明亮却又带有凉意的月光,以及逐渐消散的香气,都构成了一个淡雅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最后,“人立黄昏”则是对诗中人影和时间流逝的一种刻划,给人一种无尽的惆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将作者内心的孤独、哀愁与怀念,巧妙地融入了诗中,每一句都透露出深沉的情思,让人读之而不忍释卷。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一)冰漕凿方泉,宾客请以名斋,邀赋

澄碧西湖,软红南陌,银河地穿。

见华星影里,仙棋局静,清风行处,瑞玉圭寒。

斜谷山深,望春楼远,无此峥嵘小渭川。

一泓地,解新波不涸,独障狂澜。老苏而后坡仙。

继菊井嘉名相与传。

试摩挲劲石,无令角折,丁宁明月,莫涴规圆。

漫结鸥盟,那知鱼乐,心止中流别有天。

无尘夜,听吾伊正在,秋水阑干。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花上月令

文园消渴爱江清。酒肠怯,怕深觥。

玉舟曾洗芙蓉水,泻清冰。秋梦浅,醉云轻。

庭竹不收帘影去,人睡起,月空明。

瓦瓶汲井和秋叶,荐吟醒。夜深重,怨遥更。

形式: 词牌: 花上月令

花心动(其二)柳

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乍看摇曳金丝细,春浅映、鹅黄如酒。嫩阴里,烟滋露染,翠娇红溜。

此际雕鞍去久。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断肠也,羞眉画应未就。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花心动(其一)郭清华新轩

入眼青红,小玲珑、飞檐度云微湿。

绣槛展春,金屋宽花,谁管采菱波狭。

翠深知是深多少,不都放、夕阳红入。

待装缀,新漪涨翠,小圜荷叶。此去春风满箧。

应时锁蛛丝,浅虚尘榻。

夜雨试灯,晴雪吹梅,趁取玳簪重盍。

卷帘不解招新燕,春须笑、酒悭歌涩。

半窗掩,日长困生翠睫。

形式: 词牌: 花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