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馆中早作

小窗一榻清于水,亲戚相看话久暌。

困带诗情投角枕,梦随梅伴策霜藜。

邻家落杵催樵爨,山寺分钟撼竹栖。

犯冷披衣捲帘立,小丹山在翠楼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小小的窗户比水还要清澈,亲朋好友相见久别重逢。
困倦中带着诗意投入角枕,梦境中梅花相伴走过寒霜之路。
邻居捣米声催促着砍柴做饭,山寺的钟声震撼着竹林栖息处。
冒着寒冷披衣掀帘站立,小丹山就在翠绿的楼阁西边。

注释

小窗:形容窗户小巧而明亮。
清于水:比水还要清澈。
亲戚:指亲朋好友。
相看:互相看望。
话久暌:久别重逢时的交谈。
困带:困倦中带着。
诗情:诗意的情感。
角枕:角落里的枕头。
梅伴:与梅花为伴。
策霜藜:拄着藜杖走过霜冻的道路。
落杵:捣米的声音。
催樵爨:催促砍柴做饭。
山寺:山中的寺庙。
撼竹栖:震动竹林中的栖息者。
犯冷:冒着寒冷。
披衣:穿上衣服。
捲帘:掀开窗帘。
小丹山:一座小山。
翠楼西:翠绿色楼阁的西边。

鉴赏

这首宋诗《张氏馆中早作》是陈著所作,描绘了清晨在友人家中的宁静与闲适。首句“小窗一榻清于水”以比喻手法,形容室内环境的清幽,仿佛窗户和床榻都比水还要清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次句“亲戚相看话久暌”则表达了与亲人久别重逢的亲切交谈,透露出家庭的温馨。

第三句“困带诗情投角枕”,写诗人带着疲倦但满怀诗意,将自己投入角落的枕头,暗示了他内心的文人情怀。第四句“梦随梅伴策霜藜”,通过梦境中的梅花和藜杖,展现出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以及在寒冷中坚持读书的坚韧。

第五、六句“邻家落杵催樵爨,山寺分钟撼竹栖”,通过邻居舂米声和山寺钟声,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日常节奏,以及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欣赏。最后一句“犯冷披衣捲帘立,小丹山在翠楼西”,诗人不顾寒冷,披衣卷帘,凝视远方的小丹山,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雅致情趣。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张敬之县尉

仙棹发秋湾,稽山到不难。

要将培远业,便答自初官。

秦望一峰峭,贺湖千顷宽。

用心行己处,时向此中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杖锡山别前人

结约登临百里深,流连风雨一窗阴。

新寒镫火照清梦,绝静山林生古音。

此日与君相别处,有天知我不言心。

归途步步须回首,苍壁擎云几万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杜工部诗有送弟观归蓝田迎新妇二首偶与县尉弟达观同名娶事又同因韵戏示(其二)

扇手笑终在,琴心曲暗留。

相期星户夕,莫负月娥秋。

金濑迟扬旆,蓝桥趣问舟。

定将先入梦,骖凤绕箫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杜工部诗有送弟观归蓝田迎新妇二首偶与县尉弟达观同名娶事又同因韵戏示(其一)

墨龟初卜食,青鸟好音回。

冰玉皆前契,风波任外来。

重因蓝袖舞,轻放赤城开。

此事关宗事,终须饮醮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