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赞颂了明代少司马沈先生思孝的耿介性格与高尚情操。首句“司马性耿介,披鳞不避创”描绘了沈先生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品性,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毫不退缩。接着,“慷慨歌戍边,其声遒以壮”赞扬了他为国守边疆的英勇行为,歌声激昂有力,充满壮志豪情。
“一朝天日朗,中外表端亮”表达了在国家清明之时,沈先生的德行和功绩得以彰显,内外皆明。接下来的“剔历日以深,斲轮见大匠”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沈先生如同雕刻大师一般,以其深远的见识和卓越的才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归卧鸳水滨,风流有遗唱”则描绘了沈先生晚年隐居的生活状态,虽远离尘嚣,但其高尚情操和杰出贡献依然被人们传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高度赞扬了沈先生的高尚人格和历史贡献,展现了其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