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孙龙坡居士

世教嗟芜棘,独立狷者俦。

寄隐万卷林,不知霜满头。

抗论异端息,观志天爵修。

一室即著庭,圣贤时与酬。

编摩发云汉,千古芸香留。

毋云食报邈,诸郎稼方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感叹世道纷乱如荆棘丛生,我独自坚守洁身自好的行列。
寄居在万卷书海之中寻求隐逸,却浑然不觉白发已满头。
对抗错误观点的声音停止,专注于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在小小的书房中也能感受到庭院的宁静,时常与圣贤的思想交流。
整理典籍如同穿透云霄,让智慧的芬芳流传千古。
不必说遥远的回报,孩子们的庄稼正在丰收,这是实实在在的回报。

注释

世教:世道。
嗟:感叹。
芜棘:纷乱如荆棘。
独立:坚守。
狷者:洁身自好之人。
寄隐:寄居。
万卷林:万卷书海。
霜满头:白发满头。
抗论:对抗错误观点。
异端:错误观点。
观志:关注内心。
天爵:道德修养。
一室:小小的书房。
著庭:感受庭院。
编摩:整理典籍。
云汉:云霄。
食报:回报。
邈:遥远。
诸郎:孩子们。
稼方收:庄稼正在丰收。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诗人刘黻所作,题为《悼孙龙坡居士》。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孙龙坡居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学问和品格的赞扬。

首句“世教嗟芜棘”直指世间的教诲如同荒野中的荆棘一般难以践行,暗含诗人对于世俗教条的无奈与困惑。紧接着“独立狷者俦”则描绘孙龙坡居士孤独坚守己见,像古代独立不群的侠客一样,形象鲜明。

“寄隐万卷林”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如同藏身于万卷书海之中,不为世俗所动。以下“不知霜满头”则是对孙龙坡居士学问深湛、年岁已高而不自知的描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其知识渊博的钦佩,也隐含了一种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情感。

“抗论异端息”指孙龙坡居士在学术上有着坚定的立场和深邃的见解,能够平息各种不同的争论。紧接着“观志天爵修”则赞扬其品德高尚,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样纯洁无瑕。

“一室即著庭”描绘了孙龙坡居士生活简朴,一间小屋便是他思考和著述的场所。下句“圣贤时与酬”则表明诗人将孙龙坡居士视作古代圣贤,时常以酒会友,以此致敬。

最后两句“编摩发云汉,千古芸香留”是对孙龙坡居士学问的赞美,他的著述如同云汉般高远,不仅在当下有影响,更能流传千古,留下不朽的文学香气。末句“毋云食报邈,诸郎稼方收”则是诗人对于孙龙坡居士学问深厚、对后世有所启迪和回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与赞扬,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品德和文学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于时代变迁中个人坚守精神理想的感慨。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接家书

朝朝听来鸿,来鸿一何邈。

秋往冬又至,尔鸿胡来迟。

凝眸屡东眺,飞云渺天角。

薄晚云四低,来鸿似微雀。

习习远近人,尺书坠犹玉。

亟启读平安,字字发天乐。

殷勤谢来鸿,相过勿惮数。

形式: 古风

梅花

人誇之子得春早,道眼看来春最迟。

万木已悲山欲瘦,一花才与水相宜。

乾坤寂寞常如客,今古平章无尽诗。

说著色香犹近俗,丹心祗许伯夷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使君守横浦擒寇闵雨

猛虎久负嵎,吞噬草木痏。

流毒烈赣吉,一呼蜂猬起。

老天福黔黎,雪村镇梅垒。

指授讨捕略,前驱谢张李。

火箭穷其巢,推算捷如驶。

露布星火驰,馀狞悉披靡。

大暑炽焚惔,心芗焫一缕。

甘泽随车至,咸曰雪村雨。

人事天道协,除恶乃臻美。

洞落洗腥秽,生意从此始。

鸡豚醉秋社,老农自相语。

生长子复孙,一饭不安匕。

南人今不反,合爪鲤城主。

愿缓除书来,德风遍田里。

形式: 古风

锄荒种新雨,擢秀美且艳。

生理未羞窄,采撷足饫餍。

每擅筐筥芳,湘以盐与酽。

舌根多嗜珍,味尔乃针砭。

充之宇宙间,境境浩无欠。

形式: 古风 押[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