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情感体验。"非贤非智半痴聋,性禀天然雅淡中"几句,描绘出诗人的个性,他既不追求高深的智慧,也不过分地批评世俗,而是保持一种超脱和清净的心态。"閒阅废兴槐国梦,细思得失楚人弓"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兴衰、个人成败的思考,他可能在回顾往昔的辉煌与落寞,对于那些已逝去的事物持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慨。
"事无欺世心何愧,诗为伤时句不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谦,他认为自己的行为纯洁,没有欺骗世界的心理负担,但在创作上却感到不足,以至于无法用诗歌完美地表达对时代变迁的哀伤。
最后两句"却谢梅花开几点,年年此日伴山翁"则是诗人转向自然之美,他感激梅花每年的绽放,与他一起在山中度过时光。梅花常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这里可能也映射出诗人的性格和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简约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历史思考和自然美景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