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字灯前老不便,小斋新冷夜无眠。
数声墙竹萧萧雨,一缕铜炉淡淡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坐在细字灯前,但由于年迈体弱而感到不适。小斋内外都是冷清的景象,没有睡意。墙头的竹叶在细雨中发出了萧萧之声,而室内则是一缕淡淡的炉烟。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的情境。
诗人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流露出对书籍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尽管身体感到不适,但心中仍旧充满着对读书学习的热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寒冷夜晚的真实感受,更体现了他超越肉体之苦,执着于精神世界的情操。
不详
一字次夔。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秋庭木落长莓苔,寂寞东岗菊自开。
惟有诗翁幽兴熟,每携茶具竹间来。
雪颗云条一架春,酒中风度梦中闻。
东风不是无颜色,过了梅花便到君。
题诗上方寺,眼阔句难收。
地控三吴胜,天连七泽浮。
路危行迹少,塔坏断碑留。
俩屐几行破,今年不负秋。
有酒何人可共斟,扁舟终日载孤吟。
山川似旧客怀老,天地何言春事深。
风入平湖寒衮衮,鸟啼芳树绿愔愔。
幅巾不受红尘触,每一郊行一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