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

杜鹃啼血春林碧,妾有离愁异今昔。

上尽高山第一峰,目乱魂飞化为石。

化为石,可奈何,泪悬白露衣薜萝。

千古万古望夫恨,一江秋水寒蟾多。

汉家天子点征役,良人荷戈归不得。

此身未老将何从,不似山头化为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望夫石》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开篇“杜鹃啼血春林碧”,以杜鹃鸟的悲鸣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春日的绿林在杜鹃的啼叫声中更显凄美。接着,“妾有离愁异今昔”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离愁别绪,与往昔不同,暗示了她经历过的分离之苦。

“上尽高山第一峰,目乱魂飞化为石。”描述女子为了寻找爱人,不惜攀登高山,最终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爱人远去,心神俱疲,最终化为石头。这一情节充满了悲剧色彩,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

“化为石,可奈何,泪悬白露衣薜萝。”女子化为石头,泪水如同白露般挂在衣裳上,薜萝(一种藤本植物)随风摇曳,象征着她的思念与哀愁永无止息。

“千古万古望夫恨,一江秋水寒蟾多。”这两句将情感推向了更深远的历史长河,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渴望与对时光无情的感慨。一江秋水,寒月映照,增添了画面的凄凉与孤寂感。

最后,“汉家天子点征役,良人荷戈归不得。”点明了故事背景,揭示了战争与分离的残酷现实。女子的爱人因战争而远离家乡,无法归来,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此身未老将何从,不似山头化为石。”女子在年华未老之时,却已失去了爱人,无法再像那化为石头的女子一样,永远守候。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也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爱情的悲壮与永恒,以及对生命、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两山间

江南南山连北山,苍藤翠水水潺潺。

水深藤老木拱矣,不知游子何时还。

白云孤飞岁华晚,独鹤一声星斗残。

两山秀色手可揽,嗟我不得山中閒。

形式: 古风

莲根有长丝

莲根有长丝,不供贫女机。

柳梢有飞绵,不暖寒者衣。

朝歌悠悠暮歌短,下地沉沉上天远。

东生白日还西流,志士长怀万古愁。

形式: 古风

朝出青闺里

朝出青闺里,自汲井华水。

井水如磨铜,妾面似芙蓉。

照影返自叹,净洗铅华浓。

郎骑白马玉关去,令人绣被冷春风。

春风欲尽来何迟,蚕蛾散子鸦哺儿。

写得短书无寄处,幽恨填膺泪如雨。

形式: 古风

苦雨行

阴风黑塞云漫漫,虚空昼夜腾波澜。

群龙淫怒烦神官,银河源源来未乾。

日月暗行天岂安,地下万物泥潦汍。

角鹰快鹄摧羽翰,小鱼为凤蛙为鸾。

君子有忧心盘盘,欲上问天造化端。

苍天无路不可干,哀歌空屋声何酸。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