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提学孔明敬斋

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迎。

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

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

孰为磨且奁,尘垢敢吾竞。

徐步冲牙和,俨立章甫正。

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

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

慎寅与祗让,惴惴远机阱。

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

三畏四勿传,孔颜曾思孟。

洛学至正叔,主一肃正命。

乾淳朱逮张,铭箴互规咏。

奥室鬼神临,寐枕雷霆迸。

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

古君子必尔,持身以莅政。

保家云仍长,理国彊以靓。

繄予幼不学,乃有东家郑。

一谨禦万邪,道涯自孤泳。

何当跻公堂,幽话听犀柄。

师授分所闻,庶尽人己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题目为《题郑提学孔明敬斋》。诗中充满了对儒家修养和道德修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学习、自我修炼的高度重视。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鉴赏:

首先,“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迎。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审视和自我反省,以及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认识。这里的“方寸心”指的是人的内心,而“表里无将迎”则强调了内外如一,不做伪装。而“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则象征着一切美好与丑陋都无法逃脱宇宙这一伟大的明镜之下。

其次,“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孰为磨且奁,尘垢敢吾竞。”这几句诗人在强调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平衡,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外界动荡的对比。在这里,“孰为磨且奁”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不停歇地磨练与净化,而“尘垢敢吾竞”则是在强调面对尘世间的污秽与挑战,诗人表现出了一种坚定的意志。

再来,“徐步冲牙和,俨立章甫正。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在行为上的谨慎与端庄,以及内心的修养与德行之美。这里的“徐步冲牙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而“俨立章甫正”则强调了仪态的端正。接着,“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则是对品德之美与行为之慎重的赞颂。

接下来,“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这两句诗人在提到古代圣贤的教诲,以及对于这种智慧和尊重的渴望。这里的“典谟冠百王”表达了对圣贤之道的最高尊崇,而“首言钦恭敬”则是对这份智慧与尊重的最真挚的追求。

以下,“慎寅与祗让,惴惴远机阱。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几句诗人在表达对于待人接物的谨慎,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错误的反省。这里的“慎寅与祗让”强调了对于小心翼翼的态度,而“惴惴远机阱”则是在形象地描述一种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深思熟虑。接着,“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则是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省,以及对于成为圣贤之道的追求。

随后,“三畏四勿传,孔颜曾思孟。”诗人在提到儒家学派中的重要人物及教义。这里的“三畏四勿传”指的是儒家的基本德行,而“孔颜曾思孟”则是在回忆和思考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智慧。

紧接着,“洛学至正叔,主一肃正命。”这几句诗人在赞颂古代学术中心洛阳的学问,以及对于君主之道的严肃认真。这里的“洛学至正叔”表达了对洛阳学术的最高评价,而“主一肃正命”则是在强调对于治国安邦之道的庄重与准确。

此外,“乾淳朱逮张,铭箴互规咏。”这几句诗人在提到古代哲人的智慧和他们的教导。这里的“乾淳朱逮张”是在回忆这些伟大人物的贡献,而“铭箴互规咏”则是对这些智慧与教诲的赞美。

最后,“奥室鬼神临,寐枕雷霆迸。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几句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宗教仪式和军事纪律的尊重。这里的“奥室鬼神临”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与自然灵界交流的情况,而“寐枕雷霆迸”则是在强调这种交流中的一种震撼感。接着,“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则是对宗教仪式和军事纪律的高度尊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修养、学习、德行、智慧以及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金君重像杂言

誉之不喜,诋之不怒。言无疾声,行无阔步。

青春日月儒冠误,拂袖沙河尘土路。

觅君不见今几年,庐山道士房中住。

不肥不瘦不精神,看尽鸢肩燕颔人。

宅为官屋骨为尘,似我翛然云水身。

形式: 古风

题前歙令楚君雪梅图

洛雪一丈冻独鼾,谁其排闼惊袁安。

千载神交两贤令,寄意爱此英姿寒。

马缩龙埋万木折,胸次阳和骨立铁。

纨裤儿曹东风花,不耐春寒能耐雪。

形式: 古风

题施好古示龚学古瘦马六言

画马不学韩干,我知八十翁心。

使皆肥□□□,□□□□可斟。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题柯德阳埽尘斋

尧舜上圣姿,犹以学为事。

矧伊匪生知,不学知不致。

可学而不学,是谓自暴弃。

俯首就佔毕,又患学不至。

恭惟天地心,无极一生二。

阴阳既已判,太少二生四。

生生滋无穷,科斗积乳孳。

籀篆隶真行,同文或以异。

因继几前王,册府建中秘。

号为蓬莱山,校书及正字。

计资不量材,抱椠剔蠹蘱。

尸优副劣间,颠倒足笑喟。

之子读五车,便腹为箧笥。

合登天禄阁,太一照藜吹。

顾使跧蓬蒿,饭茹宫有侐。

陈蕃扫天下,借曰未得位。

扫我方册尘,我有笔为彗。

雠勘极精审,披阅尽劬瘁。

残火秦坑遗,断简汲冢出。端倪究盘颉,古初探炎?。

五十衍蓍爻,九百采稗记。

微吟泣山精,幽啸却野魅。

净几如我心,暗室了无愧。

老夫敢苦口,曰此艺成易。

点画考讹讹,是亦学之次。

迩年斯道衰,无奈异端炽。

函谷青牛关,洛京白马寺。

敷落帝八言,为国膏肓祟。

杨墨合为一,不仁复不义。

外若示兼爱,实则内自为。

愚民欢趋之,此患恐未已。

儒冠不能辟,拔白立赤帜。

何至畔吾徒,拾此彼之嗜。

太玄岂不奇,甘从高阁坠。

钟山说偏傍,奎运竟跋疐。

洙泗以至今,关洛最为粹。

知艰行尤艰,方寸宜默识。

勿谓周鼎沦,后无汉唐治。

大学久无儒,此亦见大意。

大匠操规矩,不执斧凿器。

当如九方皋,无以色见骥。

形式: 古风 押[寘]韵